近日,在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回虎村,筆者見到了一位農村自媒體創作者——王榮琪。在西瓜視頻上,他有一個叫「農村四哥」的賬號。

在過去的11個月里,他拍攝了上千條視頻,將剪輯好的五百多條原創視頻上傳到西瓜視頻後台,拿下了數百條爆款,並從中獲利,月收入過萬,給家裡添置了新的傢具,也在當地獲得了不小的知名度。

平台的力量很大

筆者走進他的新媒體辦公室,幾張椅子擺在電腦桌前,電腦顯示器裝載著正在等待被剪輯的農村視頻。房間外面的客廳里,堆放著一些攝影支架設備。

王榮琪是這樣製造一個爆款內容的。將DV攝像機,對準他的父親、母親、女兒或妻子,錄下他們在農村生活中的一舉一動,然後將視頻導出至電腦里,在剪輯軟體中來回剪輯拼接,上傳到他的西瓜視頻賬號上。

視頻同時進入西瓜視頻的內容監測系統,如果質量高,將會被機器根據不同人的興趣愛好,推薦到個人首頁。王榮琪很明白,「平台的力量很大,它成就了我的現在。」他曾在平台組織的課堂上學習新媒體知識,做選題、取標題、傳播方法等等新媒體知識都是是從那裡獲知的。

「農村四哥」的一位粉絲告訴筆者,看「四哥」的視頻,有種「回家」的感覺。他小時候生在農村,長大後才到城市裡上學、就業。他想念小時候家裡爺爺奶奶給他做飯的情景。

在王榮琪的視頻里,原本安靜的山間叢林、農村老屋、田土莊稼開始變得興奮起來,母親堅韌可愛、父親沉默實幹、女兒活潑可愛的形象被人們青睞,這不是人們喜歡「農村四哥」的所有,他們更在意王榮琪一家人的相處關係、生活方式。

這是農村自媒體的黃金時期,是農村人翻身的另一個機會,也是內容平台設計好的情節——搭建平台,讓內容生產者來創作內容,並讓他們從中獲利,從內容生產、賬號體系到內容分發、商業變現,每一步都在計劃之中。

第一個爆款來得很突然

王榮琪想抓住這個機會,回家做短視頻。一開始他母親是拒絕的。「回家也沒什麼收入,每天就是拍拍拍,我自己拍就算了,還打擾到他們干農活。」王榮琪說,父母親不理解他,他卻理解父母的這種表現。王榮琪告訴他母親:「我回來住一年,一年之後要是沒什麼效果就再回去務工。」

他的第一個爆款來得很突然。2017年10月24日,一個標題叫《農村媽媽做了一道家鄉特色菜,爸爸冒雨背90歲奶奶過來品嘗!》的視頻,在西瓜視頻上被數十萬人點擊播放,截至2018年9月11日,已經有47萬次的觀看。

視頻下方點贊量最高的一條評論說:人生最美好的事,莫過於盡孝。父母在,家還在;父母在,還有歸處;父母走,只有歸途。願普天下父母健康長壽。

「當時就是還是有點激動,因為剛好有點效果了,網友還是很喜歡我們家庭的這種氛圍。」王榮琪沒想到拍攝家裡人的生活狀態,竟然能成為他走出「拍什麼題材」的突破口。他想建立自己的品牌,自己製作農產品,自銷自賣。

「為什麼不接別人的廣告呢?」筆者問道。「我接過,有粉絲不喜歡那種方式,他們會擔心那是別人家的農產品,信不過。」王榮琪覺得粉絲與他已經產生了非常深厚的信任關係。他要自己做農產品,他自己吃給粉絲看,粉絲信他。

在國內,像王榮琪這樣的農村自媒體作者非常多,江西的華農兄弟、廣西的巧婦9妹、江蘇的我是小熙、甘肅的西北小強……無數個農村人從城市迴流到農村專職做短視頻,這在返鄉創業潮里成為一個支流。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