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壹財信》牧風,發自廣州

國企改革多年之後,一段段塵封的往事逐漸展示在世人眼前。這其中不乏精彩的“案例”,寧波水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波水錶”)便是其一。

彼時,寧波水錶廠進行國企私有化,在張世豪廠長“帷幄”下,這個成立四十餘年的水錶廠經歷了一段撲朔迷離的往事。寧波水錶的淨資產,經過一番所謂“剝離、提留、調整”後,近八成由此“蒸發”。而最終的私有化成本還在此基礎上打了九折,不合規定的打折“套路”,匪夷所思。

不得不說,能將股權運作玩出“花樣”來,“張家”無疑是最大贏家,經營權基本上牢牢掌握在“張家”手上,其財富已超6.5億元。

“打折式”國企私有化

由寧波水錶廠改組設立的寧波水錶,在改組設立股份公司前後業務流程沒有發生變化,主要從事機械水錶和智能水錶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回顧寧波水錶的發展史,1958年1月,地方國營企業寧波綜合儀表廠成立;1965年,寧波綜合儀表廠更名爲寧波水錶廠;1986年,寧波水錶廠由地方國營變更爲全民與集體聯營;1992年2月,張世豪成爲寧波水錶廠的法定代表人。

2000年9月26日,由張世豪等408名自然人作爲發起人,通過整體改建寧波水錶廠,發起設立寧波水錶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爲100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寧波水錶廠改制一年後的,寧波市國有資產管理局才批覆寧波水錶廠國有資產的轉讓。

至此,寧波水錶廠完成了國企的私有化,實際控制人爲張世豪、徐雲、王開拓、王宗輝、趙紹滿五人,而這五人在原國有企業寧波水錶廠2000年改制時均爲企業高管,其中張世豪爲廠長,徐云爲副廠長,王宗輝爲國際貿易部副經理,王開拓爲辦公室主任兼小錶廠廠長,趙紹滿爲副廠長兼任國際貿易部經理、研究所所長。

將時間調回到2001年10月30日,彼時寧波水錶廠評估淨資產爲4,665.2萬元,經過一番所謂“剝離、提留、調整”後,淨資產變爲1,089.48萬元,近8成的淨資產由此“蒸發”。

精彩的是,不僅“剝離、提留、調整”,彼時寧波水錶廠1,089.48萬元的淨資產,還要打九折賣個職工,理由是根據《浙江寧波關於市屬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第三條規定“國有企業產權轉讓價款原則上在企業改制後企業重新取得法人資格前一次性付清,一次性付清的轉讓價款優惠10%。”。

實際上,寧波水錶在2000年9月29日便取得了寧波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發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而一年後的2001年10月30日,不合規定的“打折”,則匪夷所思。

但無論遊戲怎樣精彩,國資流失都是不爭的事實,而彼時張世豪廠長“帷幄”下的寧波水錶廠,所謂“剝離、提留、調整”則顯得撲朔迷離。

漫長MBO路“張家”爲贏家

財富超6.5億元

完成了國企私有化的寧波水錶,在408名自然人股東面前,管理層的持股比例少得可憐,尤其張世豪在改制後的持股比例僅爲8%,MBO之路還長。

截至2005年11月,董國良等34人將其持有的84萬股股份轉讓給張世豪等人,轉讓完成後,張世豪持有寧波水錶116萬股,持股比例爲11.6%。

2005年12月至2007年2月,張世豪收購了忻振、杜蘭遜、王南方等8人的股份後,持股比例上升至13.3%。

考慮到股權結構分散,寧波水錶通過一系列運作。截至新三板掛牌前,寧波水錶的前五大股東爲張世豪、王宗輝、徐雲、王開拓、趙紹滿,持股比例分別爲26.72%、10.46%、10%、7.5%、7.5%。彼時,張世豪的兩個女兒張蕾和張琳共持有公司7.33%股份,父女三人的話語權逐漸增厚。

2016年1月15日,寧波水錶登陸新三板掛牌交易,而轉板A股後,張世豪、王宗輝、徐雲、王開拓、趙紹滿的持股比例分別爲26.4%、10.04%、7.54%、6.22%、6.43%,張世豪的兩個女兒張蕾和張琳共持有公司的股權比例爲7.3%。

若以16.63元/股的發行價計算,張世豪的“張家”共3,951.53萬股的市值則至少爲6.57億元。

不得不說,能將股權運作玩出“花樣”來,“張家”無疑是最大贏家。目前,寧波水錶的董事長爲張世豪,財務總監爲張世豪的女兒張琳,經營權基本上牢牢掌握在“張家”手上。

注:本文爲《壹財信》原創,首發1caixin.com,轉載須註明完整來源,違者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