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小小兵電影上映時,我的臉書被一陣黃色旋風席捲,不管男的女的老的小的,都看的到和小小兵公仔合照然後說聲:「好可愛!」的畫面,這其實也並不稀奇,從醜比頭、阿朗基、杯麵、蛋黃哥再到年代比較久遠的凱蒂貓等等,可愛的旋風每一陣子就會成為全民運動,我不禁想,我們的社會,除了「可愛」的文化,就沒有別的了嗎?


(圖/網友提供)

試著想像一名臺灣都市上班族女性的生活,早上起牀到超商買咖啡,順便集點換蛋黃哥商品,假日到凱蒂貓餐廳喫甜點或是看個小丸子展覽拍照打卡,回家時搭著彩繪熊大與兔兔的捷運列車回家。整個臺灣從上到下,從政府到民間,都被這股可愛旋風所吸引,屏東為了宣傳農業,想到的是將稻田設計成LINE的卡通人物、花蓮為了宣傳觀光,想到的是在鯉魚潭放上一隻超大的仿黃色小鴨的薑母鴨。就連民間社區的再造工程,想到的是將海賊王、皮卡丘彩繪在牆上。臺灣的政府、企業為了製造商機,想到的永遠都是將不相干的可愛圖像,烙印在各處,等到風潮過了,那就在想一個新的卡通人物。

阿朗基咖啡廳/翻攝臉書
(圖/翻攝自Aranzi Aronzo阿朗基阿龍佐臺灣粉絲團)

彩繪村/Flickr-玉澍臨鋒
(圖/翻攝自Flickr-玉澍臨鋒

臺灣一直都缺少大人的、嚴肅的、深度的、男性、中性的消費文化,而是一直以女性為主體,這會造成甚麼呢?我不禁覺得這是一種男性霸權的陰謀,在亞洲如臺灣、日本、韓國、中國等地的女性地位自古以來都比較低落,而政治、經濟由男性主導,因此當女性可以主導消費文化,我們想到的是,將可愛的、萌的物品,來餵養女性。有此一說,為什麼動物在小時候都比較可愛呢?因為可愛會引起動物的憐憫天性,而這種可愛文化,正不斷的侵蝕女性在社會上的地位,我們的社會不期待、甚至是厭惡,有辦法奪得社會權力的女性,從洪秀柱和蔡英文在總統大選中,因為未婚所受到的攻擊就可見一般。

小小兵/勿用
(圖/網友提供)

而可怕的是,臺灣的女生也深迷其中而不可自拔,10歲的女生喜歡凱蒂貓、20歲的女生喜歡凱蒂貓、連30歲的女生都還在喜歡凱蒂貓,許多女生都深陷一種,只要喜歡可愛的東西,對著可愛的事物尖叫,就能看起來無害、令人疼惜,來獲得男性的喜愛,甚至有不少女性,對於展現出自己是有力的、聰明的一面感到害怕,於是臺灣養出一個個無病呻吟、軟綿無力長不大的小公主們。就連許多女生奉為教主的兩性作家女王,也只是不斷的以華服、旅遊、紅酒等堆砌獨立自主的夢幻形象,讓我們對女性的想像力越來越薄弱。

貼圖
翻攝LINE官網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1161474/zh-Hant
(圖/翻攝Line官網)

當這種由女性主導的消費文化,被可愛文化所迷幻,影響的不只是女性形象的弱智化,也侵蝕了臺灣的創造力,想要增加來客?那就來一架凱蒂貓彩繪飛機;想要更多人買產品?那就來個蛋黃哥集點;想要人民選票?不如來個市長Q版公仔。想要促進觀光?那就放個可愛小鴨。於是整個臺灣瀰漫著一股可愛熱潮,每個人都沉陷其中,而不思更有深度,更具思考價值的、更能改善設計的消費文化。

彩繪稻田/屏東國際彩稻藝術節官網
(圖/翻攝自屏東國際彩稻藝術節官網)


(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英國人Anthony與James在臺中開了一間設計公司,曾經看過他們在TVBS的專訪裡說到:「你們想到消防隊員,都是很強很勇敢,火災來了,喔,我的孩子在裡頭,請救救我們,消防員來了,很強壯,可是你們去中港路,看一下他們的消防局怎麼設計,都是那種,哈囉我是小小消防隊員,用卡通的,問題是臺灣的那魯灣,就是歡迎來臺灣的設計,都是非常可愛,有點日本的風格像凱蒂貓。」也許,我們需要的不是一個可以救火的可愛消防員,而是一羣,能把喫了「可愛」迷幻藥的臺灣,從這種弱智文化中敲醒的覺醒公民與政治、商業人士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