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杯举办地阿联酋,其全名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国土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在全世界极为有名。阿联酋其实是由7个酋长国组成的松散的联邦国家,其中最有名的一个就是迪拜,可能很多人以为迪拜是一个国家,其实不是,因为这7个酋长国都是经济独立,各自为政,在经济建设理念上都有着非常大的差异性。比如说迪拜,就是一个极为开放的地方,吸纳了世界各地的人,在迪拜打工的人口是本地人的四倍以上。关于迪拜其实大家很有很多的误解。

提起迪拜,很多人认为迪拜是土豪的天堂,挥金如土,有钱到过份。甚至有一段时间,从迪拜回来以后,有人还开玩笑说:是不是去迪拜当乞丐了,当乞丐也能成为大富翁,等等。其实,迪拜是不允许行乞的,所以没有乞丐。而这种关于乞丐的说法,是他们迪拜自己电视台编的,然后让全世界的人都去转载,显得他们很土豪。而在迪拜城市发展史上,他们一直都是这么做的,宣称自己多么多么有钱,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儿。

在迪拜打工的中国人,嘲笑自己是“迪飘”。其实,迪拜的工资待遇并不高,可口可乐曾经做过喝可乐为迪拜的巴基斯坦工人捐钱的广告,因为迪拜的工资实在是太低了,像广告中介绍的,很多底层工人每天才6美元,他们主要来自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等地方,因为工资太低,他们都舍不得打电话,所以才有这样的广告。在迪拜的白领,工资也马马虎虎。所以他们尚且如此,乞丐这回事儿,就更是纯属扯淡了。

迪拜游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哈利法塔。过去名字叫迪拜塔,为什么改名呢?因为在2008年经济危机,迪拜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迪拜塔根本没钱盖了。这个时候,“老大哥”出手了,阿布扎比才是阿联酋的“老大”,他们非常低调,但其实阿布扎比才是最有钱的酋长国,他们出钱完成了迪拜塔,迪拜为了感激大哥,所以改名为哈利法塔(阿布扎比酋长的名字)。

在哈利法塔上俯瞰周边建筑。迪拜在沙漠上建立起一个现代化超级都市,是极其需要智慧的。一直以来,阿联酋只有迪拜很高调,阿布扎比始终很低调。因为迪拜并没有什么钱,他们的石油才占经济总量的1%不到,所以费尽心思在服务业和交通、金融等领域上下功夫。而阿布扎比不需要这样宣传自己,因为他们有石油,他们太富裕了,要不怎么轻轻松松地就把哈利法塔完成了呢。

这里哈利法塔上对比的照片,还有中文,显示的是1992年这里是什么样的。迪拜从沙漠上什么都没有建设成现在高楼林立,被世人认为是土豪天堂,世界的中心等等一系列名头。说明,他们是世界上最会营销的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宣传和政策成功地拉来了投资,“欺骗”了全世界的人。在营销传播的课堂上,迪拜也成为了经典案例。当然,我们要佩服迪拜人的勇气、智慧和开放精神。虽然外地打工人口超过了总人口的80%,但社会治安极其好。

迪拜是非常开放的,在帆船酒店前的海滩,就有很多比基尼女郎在度假,沙滩上什么样穿着的人都有。迪拜通过帆船酒店的成功营销,给自己赚足了世界的眼球,也让这里成为了世界级的地标建筑。其实这么多年来,迪拜成功地推出了帆船酒店和棕榈岛,也就是如此。

迪拜的Madinat Souk市场,被称为是原汁原味的阿拉伯市场,几乎是游客必到的一站。我倒是觉得,真没啥可逛的,都是卖给游客东西的。在迪拜旅行,套路也是很多的。比如旅行团经常带人去博物馆,然后给大家展示宝石金丝做的毯子,介绍多么多么牛,后面就开始让大家买。所以,不要上这些当。但是总的来说,迪拜的建设是很成功的,在度假、交通、购物等方面,也很值得一去。

我看到好多文章上介绍迪拜的时候,都说这是世界最富裕的城市,是金钱建立起来的城市,是得益于石油建立起来的。起码后半句话,绝对是错的。 但不管怎么说,迪拜人已经成功了,虽然他们的营销很成功,但是基础建设、服务、安全等方面也确实很好,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