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 藏密金剛誦修持法

  • 分享
  • 轉載
  • 複製地址

    請用Ctrl+C複製後貼給好友。

  • 轉載自 多傑 2010年11月16日 19:52 閱讀(1) 評論(0) 分類:個人日記

  • 舉報
  • 字體:大▼
  • [img]file:///C:/DOCUME~1/lenovo/LOCALS~1/Temp/_KCVN@XX35E2%WT_0F2@0~H.jpg[/img] 藏密金剛誦修持法 [img,217,218]file:///C:/DOCUME~1/lenovo/LOCALS~1/Temp/$%]U]X6O3~HT3XRUXP523_O.gif[/img]藏密金剛誦是醫者和患者修持氣脈明點、調整機體五臟六腑功能的方便法門之一。 所謂金剛誦,即金剛三字明嗡、啊、吽,是普賢如來根本咒。密宗修持講究持咒,口誦真言,所謂真言是沒有語言的語言。一般來說,念誦法要有三點,即心氣合一、聲氣合一、身心合一。如果三項統一,音氣自然不同,念誦得法,至為重要,它能震開身體內部的氣脈,打通海底輪、臍輪、心輪、喉輪和頂輪,立斷染相續念,便能進入音聲海三昧中。 念誦咒語的目的在於開其支脈,打通中脈。每起心動念能如法念誦,一口氣順著下來,以助氣機暢順,貫通支脈及中脈就十分重要。念誦正確得法,則上、下七輪的氣脈都能振動到,抑揚頓挫有致,高低平仄分明,節拍自然順暢,出氣入氣住息統一,而重點在於聲音隨氣機自然在體內任運轉動,該高則高,該低則低,三步音輪,四周流遍,聲音保持統一,音調可以不同,隨氣自然而轉,「嗡」字音轉到頭部發出,「啊」字音在喉輪,氣下至臍輪則是「吽」字音,「吽」字震動臍輪,此音屈低,然後氣再接著自然至頂輪。同時要定在光明中念,知時知量,善加調整,這與氣脈大有關係。 佛教梵唱確是一個修行法門,不單是提供人們娛樂的音樂。以前叢林眾多,為求方便,古德仍將佛法音韻統一整編,配上法器,籍供大家一起重修。後來逐漸演變成音樂性質,忽視了它的修行功用,加花腔、裝飾音雖也好聽,但在生理上不合氣脈原理,在心理上也失去了梵唱那種恭敬讚歎的情操。念誦時心一散亂,所有唱唸及修持都要大打折扣,這一點極為重要。藏文每個字母都有四階,練習純熟的人,自己可以隨心所欲而誦。要做到心氣、聲氣、身心三合之境界,也就是說真正做到「心一境性」才能發生實效。 金剛誦三字明是藏密主教金剛總持,它通括一切咒,代表(喻)佛的三密,即「嗡」字代表佛的身密,「啊」字代表佛的口密,「吽」字代表佛的意密。普賢如來即是普現,普遍現前,意譯妙密,普賢就是普遍而賢善地充滿一切處所,無時無處而不在之意。金剛誦三字明正是充滿人類宇宙的根本法音。 「嗡」字是宇宙原始生命能量之根本音,是形而上天部的聲音,它有無窮無盡的功能。在人體而言,它是頭頂內部即腦部之聲音,是修定功時體中之氣轉向腦部所發之聲音。內聞時,它的聲音與自己所聽到的心脈與血脈流動的聲音相近。修持時,如果懂得嗡字發音的機括妙用,其最低效果也可以使頭腦清醒,精神振奮。傷風感冒時如果連續念誦嗡字可使頭部發熱,不藥而癒。可以說,嗡字是中脈音,是梵穴輪音,是天部音,表示佛的身密。 「啊」字是宇宙開闢、萬有生命生髮之根本音,是人與動物生命之間的開口音。啊字具有無邊無際的功能,是世界上一切生命開始散發之聲音。人出母胎哇哇墜地,開口第一聲就是啊音。小兒說話時,最初就呼父母為阿爹、阿媽,世界各國小兒都是以啊音開口,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日本東密以阿字本不生概括金、胎不二兩部大法,包括全部曼荼羅,其重可知。蓋阿字本不生,如實知自心,自心為息,阿息為本聲。就人體而言,它是心臟內部即心部的聲音,是體中之血轉向心部化而為氣所發之聲,也是氣轉而至喉所發之聲,內聞時為無聲之聲,開口即聲。修持時若懂得啊部音之妙用就可以打開身體五脈輪結,同時也可以清理臟腑之間各種宿疾,修習日久可以體會到內臟氣脈震動之效果。可以說啊字是心音,是喉息輪音,是人部音,表示佛的口密。 「吽」字是萬有生命潛藏生髮的根本音,是物理世界地部之聲音,它具有無限無量的生髮功能。天上打雷,地下地震都是音,以音通一切音。它表示五方佛之心,觀想「吽」字,可轉五煩惱成光明五智。在人體而言,它是肚臍內部即丹田的聲音,是修持定功時丹田臍輪所發之音,內聞時為雷鳴或地震之聲,懂得以部音念誦可以震開脈結,促進新陳代謝,啟發新的生機,最少也可以達到健康長壽的效果。可以說字是丹田音,是臍輪音,是地部音,表示佛的意密。 念誦持咒的方法大概有四種:(1)開口唸誦,(2)蓮花念誦,(3)金剛念誦,(4)瑜伽念誦。可以說是四個層次,但有其獨立的特殊功用,不要執著。 (一)、開口唸誦 首先調氣,調氣就是調心。身體坐穩,慢慢雙鼻吸氣,然後慢慢地呼出,吸與呼都要深、細、勻、長。調氣一吸一呼以15秒鐘合度。要自然,要正確,調氣動作很重要,吟誦必須把吸氣動作做到正確,才能聲氣合一,從喉輪到頂輪這部分氣脈很難通,要一口氣一口氣心氣合一的出聲念誦,等於在修氣脈。一開口唸誦——沒有妄念想——自然聲氣合一,而且身心皆空,與法界同體(註:法界乃自然界無意識、無計劃、無目的合為一體,身心兩皆空也。)開口唸誦宜睜眼,外界自然之光融成一片光明,化為無相光,身心俱忘,開口唸要盡量舌在拌動,而脣齒不動,念時要回聽自己的聲音,不是聽別人的,唸到速度相當快時,便自然由開口唸誦轉為金剛念誦,心氣慢慢向內合一,嘴巴自然不動,脣齒微動或不動,只由舌根彈動了。 (二)、蓮花念誦 蓮花念誦是自心月輪上或自己舌上有蓮花,蓮花上有螺貝,從螺貝上中發出妙音,產生念誦。蓮花念誦一般是開口,唱贊也同樣可用蓮花觀想贊,深入一步,閉口唸誦也可以蓮花念誦。 (三)、金剛念誦 金剛念誦是脣齒不動,而以舌根彈動。舌根,就是心苗,心氣合一,心平如靜,念得很慢,但不能太慢,太慢又多成唱誦了。唱誦也是開口唸誦之一種,唱誦每句最後拉長,調子是固定的,但腔可因人而異,入聲的氣是往內部下沉,吸進體內,不往外散。念得如法,喉輪自開,因耳根通氣海,耳根自然向內反聞自性,不往外求,心氣合一,自然而得,得止得觀,並不太難。唱誦修好了,氣深長微細,睡時無呼吸聲,這就是通常所說的龜息。 佛教梵唱不僅是清凈音樂,而且是修鍊身心的法門。修鍊得法,一開口就相應,梵音清凈,念人一聽妄想雜念就沒有了。能修到如此境界,這種軟修法門的唱唸就功德無量了,內聞心聲,達到入流忘河的境界,再進而反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就會發生種種感應和種種成就。 金剛念誦,也是一口氣一口氣念,脣齒不動,音聲氣脈都在身體裡面念,猶如一身千百萬個細胞都在唸,全部身心都投進去。 因為人身體的障礙、四大(地、水、火、風)的老化全在一口氣,所謂習氣也是一口氣,習氣不能轉化就是氣質不能轉化。氣質是個真東西,若不改變身上的性愛情慾,業力就難克服,這個所謂的「氣」,不是呼吸之氣,但要轉化它,首先要從呼吸開始。金剛誦就是要震開氣脈,完全融合在一片音聲海里,然後轉化為光明。真修持之人,他的聲音句句從胸襟中流出,每個聲音從丹田發生,自自然然,不假造作,故常人吸之以喉,真人呼之以踵(足跟)。一口氣一口氣地金剛念誦,唸到後來連肚皮都癟進去了沒有了,還在唸,最後放鬆,很有奇效,身體精神越來越健旺,乃至一直唸到下面氣通了,自然經過尾閭,一路一路都震開了,連十個足趾都在發樂,最後沒有身體感覺,完全融入一片音聲海中。音聲海是什麼?是空的,念念皆空,念念皆音,與法界同聲,當下成辦,不假方便,天人合一,自然感應。 (四)、瑜伽念誦 瑜伽念誦就是心念,也是默唸。意要觀想,統攝六根,耳根迴轉來內聞,眼根迴轉來內視,身心念頭與觀想合配為一,才能得止。其中也同時修慧,也就是參禪合一,即觀照自己,觀照得清清楚楚,忘卻身軀,融化身心。觀照同時,也就是密,也就是禪,即觀即照,即照即觀,即觀照即是止,即是定,統攝六根,凈念相續。瑜伽念誦是聲自內發,心聞在唸,氣脈在身體裏震動,發生動搖現象,可以讓它動一下,不讓它動也可以,應收放自如,恰到好處。人的念頭一般跟隨人的受陰(身體所受的各種感覺)跑,所以它才會動。如果念頭不跟感覺跑,這個身體坐在那裡,就是一具白骨,甚至白骨都沒有了,由氣生光,如同一個虛架子,一層很薄的煙霧一樣包著身體,內外都是光明,都是氣,那裡還會動!「不動了」。我不理會這個受陰,不管酸也好,麻也好,脹也好,舒服也好,一貪這個享受之滋味,你就會被受陰所困住。話說回來,因為常人一般不易得定,氣脈不能通,不能解脫聲色,所以修禪定要先喜樂。先發起樂,再得喜,那也是為了打破受陰,所以修定不要執著,要能捨,只有大舍才能大得,放下心中一切執著,直趨「空明覺了」的大圓滿境界。 大圓滿是藏密紅教九乘中心無上法門。大圓滿就是指人身中現前離垢的「空明覺了」。藏密認為心本有染、凈二分,染分名「心」,凈分名「了」。隨無明力而起種種雜念,分別是「心」;不被無明所染,遠離二趣戲論,認識名空無取的空理是「了」。「空明覺了」中本具有生死涅般一切法,故名圓滿,了知此空明覺了即解脫生死之最上方便,再沒有別的方法能超過空明覺了,因此名大。這就是說,眾生身中無始本來具有的清凈心性為大圓滿,人能悟此就證得涅般。而大圓滿,就是要修微細身,就是要修氣、脈、明點。金剛誦修持法就是其中最方便快捷的有效法門之一。凡醫者和患者均可習之,目的在於調暢氣脈,激活明點,祛病延年,健康長壽。金剛三字明唱誦法如下: (1)觀想白色白光的(嗡)字從大宇宙進入梵天穴。(反覆21次) (2)嗡字從頭下降至喉輪,稍住一下,變成紅色紅光的(啊)字於喉輪。(反覆21次) (3)紅色的(啊)字向下降至心輪,稍住一下,變成蘭色蘭光的(吽)字。(反覆21次) (4)觀想蘭色蘭光的(吽)字下降至臍輪,再融入每個毛孔,再融入大宇宙。(反覆21次) (5)嗡啊反覆唱誦21次。 雪山獅子.多傑2009.2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