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章刊載於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8298


 單側乳癌患 對側乳房增5倍罹癌率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雅雯/臺北報導 2012年9月29日 10:30

女性有一對美麗的雙峯,醫師指出,如果一側乳房罹患乳癌,對側乳房也發生乳癌的風險增加5倍,因此更應定期做乳房檢查,並注意乳房是否有「凹陷、凸起、潰瘍、膿液、毛孔粗大、硬塊、紅腫」等7大異狀,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乳癌是一種多因性的癌症,女性必須警覺是否有異狀,並且搭配定期做乳房檢查,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攝影/張雅雯)
乳癌是一種多因性的癌症,女性必須警覺是否有異狀,並且搭配定期做乳房檢查,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攝影/張雅雯)

北醫附醫乳房中心主任洪進昇醫師表示,乳癌是一種多因性的癌症,有家族史、30歲以上未曾生育、初經在12歲以前、停經在55歲以後、停經後長期補充女性荷爾蒙10年以上、飲食偏向高脂肪、肥胖、單側曾罹患乳癌者,都是高危險羣。

研究顯示若單側乳房罹患乳癌,對側乳房罹癌率會增加5倍風險,洪進昇醫師分析門診收治的雙側罹癌患者,有53%的患者是在檢查時,同時發現雙側乳房皆已罹癌;而單側罹癌、對側被檢查出乳癌的間隔時間,最短僅1個月、最長為3年,多半屬於一至二期的早期乳癌患者。

這些乳癌患者的共同特徵為:初經太早、停經太晚、以及未生育,但通常沒有乳癌家族史。年齡層以40至50歲佔47%最多,其次為60至70歲、佔33%。

不過也有患者控制單側乳癌十多年後,才發現對側乳房也罹患乳癌,現年59歲的楊女士就是一例,她單側乳房曾被診斷乳癌第三期,一顆腫瘤0.8公分、另一顆近3公分大,歷經切除手術及長達10年化療、放療的艱辛抗癌歷程,加上每年密切地追蹤檢查,病況趨於穩定。

沒想到事隔17年,對側乳房又檢查出腫瘤,不過這次僅是原位癌,她認為這歸功於每年定期做乳房追蹤檢查,才能及早發現罹癌、並接受治癒性切除。

洪進昇醫師表示,40至50歲女性,建議以乳房超音波、乳房攝影交替檢查;50歲以上因乳房緻密度降低,可以乳房攝影為主。(攝影/張雅雯)
洪進昇醫師表示,40至50歲女性,建議以乳房超音波、乳房攝影交替檢查;50歲以上因乳房緻密度降低,可以乳房攝影為主。(攝影/張雅雯)

洪進昇醫師表示,乳癌防治應遵守「護胸110,40 Beginning」原則,指的是女性只要年過40歲,就應每年到醫院接受1次10分鐘的乳房檢查。40至50歲女性,建議以乳房超音波、乳房攝影交替檢查;50歲以上因乳房緻密度降低,可以乳房攝影為主。

而高危險羣、或年輕乳房緻密度較高、以及曾隆乳無法擠壓的女性,則可考慮額外自費的乳房專用磁振造影(乳房MRI),優點為3D影像清晰、敏感度高、能篩檢微小病竈且無輻射。

此外,女性也要透過自我觀察來守護健康,只要查覺乳房有「凹陷、凸起、潰瘍、膿液、毛孔粗大、硬塊、紅腫」等異狀,就應立即就醫檢查。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