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188| 撰文

  今天Pico推出了小怪獸G2 4K版,其最大的特點就是由此前2.8K分辨率屏升級爲4K級別屏幕,同時改善了光學透鏡部分,進一步提升觀感。與此同時,現場還展示了一系列通過小怪獸2的應用,包括運行喫雞手遊、串流PC VR內容、新版本VR影院等,接下來我們詳細來看。

  升級4K屏,新增中心點渲染

  首先,我們來看看G2 4K版和G2有哪些變化和提升。第一就是外觀部分,G2 4K版外觀整體變化不大,但顏色有此前白/灰(消費者版)改爲全灰色機身設計,外觀更沉穩,同時依然保持較好的佩戴體驗。

  第二部分是機身和手柄細節部分,Pico表示已收集玩家們關於G2的各種反饋,並在G2 4K版上優化了散熱,提升傳感器精度,改進機身側邊的按鍵力度,增大手柄觸控面積等,逐步優化正在體現出來。

  G2 4K版最大特色就是採用了一塊分辨率爲3840×2160的JDI LCD顯示屏,ppi高達818,對比G2 615 ppi有33%提升,觀感上自然會更爲清晰。

  除了屏幕上的提升,G2 4K版還升級了菲涅爾透鏡,Pico表示會進一步減少菲涅爾透鏡螺紋帶來的熱斑效應。

  同時因爲G2 4K版提升了分辨率,在CPU依然保持不變(驍龍835)的情況下,爲了保證程序運行的流暢性,降低刷新率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G2 4K版刷新率降至75Hz(G2爲90Hz)。

  這樣還不夠,爲了進一步提升驍龍835驅動4K屏的流暢性並儘可能降低運行壓力,G2 4K還加入中心點渲染技術,例如在中心區域爲100%渲染,周圍降低至1/2,再周圍降低至1/4渲染,據Pico表示該技術可帶來20%幀率提升。據悉,中心點渲染的SDK已供開發者下載去適配。

  綜合觀感而言,G2 4K版顯示很清晰,筆者現場體驗8K版昆蟲類應用,效果不錯。不夠我在體驗射擊類這種需晃動頭部的遊戲,那也會隨之帶來模糊,原因就是它採用中心點渲染,位置移動中心點就會變,而且G2 4K採用單塊屏設計,也不支持IPD調節,這也是爲數不多劣勢。

  主打C端,進一步壓榨3DoF市場

  筆者從Pico瞭解,G2 4K版依然是一款同時面向B端和C端產品,但更偏向於C端。Pico CEO周宏偉表示:4K分辨率是VR一個里程碑式提升,這也有助於VR的普及。

  G2同時擁有B端版本(帶攝像頭、泡棉材質不同且易清洗)和C端兩個版本。而G2 4K版更換策略僅有一個版本,並主打C端,並沒有爲B端單開產品線。

  Pico G2 4K版售價爲2499元,是市面上最便宜的4K VR一體機,也是有史以來最貴的G系列機型。同時考慮到依然是4K屏的奇遇2多次降價至2999元促銷,顯然Pico G2 4K在同系列機型中性價比就不如此前那麼突出,兩者售價也會給消費者帶來更多選擇矛盾。

  關於G2 4K的定價,周宏偉表示:我們相信自己的判斷,我們以這樣的價格和品質推出到市場,希望受到消費者喜歡,其他友商我們會關注,但不會作爲我們做事情判斷的準則。

  內容方面,奇遇2一直以定製片源爲賣點,其宣稱有大量的4K 3D轉製片源,而G2 4K版主打哪些方面呢?據瞭解,Pico對G系列3DoF VR機型定位是不侷限於遊戲或視頻單應用場景,反而做開放平臺,對B端而言可任由客戶定製內容。對C端而言,周宏偉表示:後續將引入100多款3DoF遊戲,同時也已接入Viveport平臺擴展更多內容。

  而視頻方面,G2 4K版更多的依然是以2D視頻爲主,並表示已接入CIBN平臺的視頻內容,同時也可從手機端投屏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等內容到VR中觀看。

  另外, 筆者現場體驗了VR中玩手遊版喫雞,現場提供單手版鍵盤和鼠標,由於手遊分辨率限制因此清晰度上並不能體現出4K優勢,但整體流暢性表現並不理想,卡幀和延遲依然影響,這在FPS遊戲中我認爲是不能接受的。

  另外現場還有基於Nolo VR的PC VR串流體驗,該體驗運行流暢,體驗相對不錯。據工作人員介紹,其基於802.11ac WiFi網絡,軟件可調節串流分辨率和刷新率,使用靈活。

  當然手機投屏、PC VR串流等玩法各家也都在做,差異並不大,在VR內容偏少的情況下作爲補充是可以理解。我認爲,即便在未來5G雲VR時代,也只有靠補充真正的VR遊戲或視頻才能提升C端滿意度。

  當然,採訪中周宏偉還透露了G1和G2兩款機型在2018年的總銷量突破10萬臺,這顯然是一個不錯的成績。

  綜合來看,在筆者認爲G2 4K版推出目的就是寄希望鞏固市場,以G2+G2 4K雙版本進一步奪取國內3DoF VR一體機市場份額。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