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生生世世學《普賢行願品》。

——本煥長老

廣修供養

供養諸佛 如汗潤沃土

普賢行願品的第三大願是廣修供養。從現實的角度講,供養就是把自己擁有的財力、物力,以及知識和智慧,貢獻給他人,貢獻給社會。

行廣修供養,最重要的一點是拓寬自己的心量。心量一旦拓展開了,很多原本讓我們煩惱的事,一下就變得無足輕重了。個人的生意能做多大,官能做多大,很多時候也是由我們的心量所決定的。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善知難遇,一個人,如果過去世沒有修過十善業的話,不可能得到珍貴的人身,更不可能聽聞佛法、用功辦道。

經文說:「複次,善男子!言廣修供養者。」意指我們要學習廣修供養這個大願,首先應當廣陳諸物,然後依法修行供養諸佛。在這段經文中,普賢菩薩稱善財童子為善男子。何謂善男子?就是具有大善根,發大心,行大行,善男子是菩薩的通稱。

善人積集廣修的福業有兩種,一為供養諸佛,二為度脫眾生 。

諸佛是第一大福田,供養佛的人能夠獲得殊勝廣大的果報,便如在沃土勤勞耕耘,能獲得豐收一樣。

菩薩為什麼要供養諸佛?過去一般百姓見了皇帝,如果沒有呈現供品,那是不恭敬。雖然佛不需要菩薩的供養,但因菩薩恭敬禮讚諸佛的緣故,所以他要修此福業,就像信眾禮敬諸佛,稱讚如來一樣。

諸佛菩薩並不要求我們供養,但為什麼我們仍要這樣去做呢?因為我們要在對諸佛菩薩的恭敬中,供養中,讚歎中,成就福德因緣,成就菩提花朵。我們對諸佛菩薩的恭敬讚歎和供養,實際上是對自身人格的不斷完善,是對自己在前行路上信心的不斷建立。如果我們遇到這樣的機會卻不去供養,是件可惜的事。

供養不光是財的供養,還有身口意的供養,在財的供養中,又分為外財和內財兩種。

外財供養是我們平時的香、花鬘、瓔珞、幡蓋、燈明、建廟修塔、供養衣服、飲食、醫藥、臥具等生活用品,這個稱之為外財供養;內財供養是歌頌梵唄、伎樂彈唱、恭敬稱讚、尊重禮拜、迎來送往以及合掌承事。

度脫眾生 增長善根

菩薩因為供養諸佛的緣故,所以得到了無量福德。菩薩用這些福德資糧去利益眾生,度脫眾生,離苦得樂,得到涅槃的快樂。

廣修供養的過程中,能讓人去除煩惱,增長善根,從而得到去除慳貪、去除貧障的果報,也能滅除我們累劫以來所造的貪吝與貧窮的業障,進而得到大智慧。

《十住毘婆沙論》中說:「福力轉增,心調柔軟,於諸佛無量功德清凈第一,凡夫所不信,而能信受,及諸大菩薩清凈大行,希有難事,亦能信受。」就是說當眾生的福德善根增長了,心地才會變得柔軟,才會有辦法對三寶的清凈功德生起信心。

廣修供養時,我們開啟了智慧的因緣,最終達到成佛的境界。而成佛的修道次第,是從最初發菩提心開始,然後進入資糧位,不斷地燻修它,是在累積成佛的福德與智慧資糧。若是福慧資糧不具足,就像一個人要出遠門,沒有帶足夠的乾糧儲備,對道路和方向都不熟悉,沒法順利抵達目的地。

我的師父本煥長老,為什麼八十多年如一日,天天誦《普賢行願品》;一百多歲高齡了,仍然大開方便之門,接引一切眾生?因為他要和一切眾生結緣,他時時刻刻示現給我們,給我們做榜樣。他說,「你們大家像我這樣,我可以成就的,你們也可以成就。」這就是「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這些都是菩薩從初發心以來,看見眾生身心受苦,心生慈憫,想要度脫眾生離苦得樂所修的種種供養。

捨得捨得 有舍纔有得

菩薩以佈施引導對善法沒有信心的人,令他們建立信心;以愛語引導已經具備信心的人,令他們在生活中堅持修行;用同事(讓自己先認同對方,使對方易於接受自己,然後再漸漸轉化他,讓他得到佛法的真諦。)的方法,以利行引導修行者,讓他們領悟佛法真理;以同事的方法,和我們眾生一起用功辦道,最後引導眾生證入聖位。

我們在不停供養、佈施的過程中,會慢慢學會放下、放棄。當佈施和供養成為一種習慣,臨命終時,我們不會多一份執著。當我們把生命徹底地佈施出去時,我們就成了菩薩。所以說,要感恩每一個供養的對象,是他們成就了我們無上的道業,是他們讓我們發現自己太多的不足。

佛語雲,捨得捨得、有舍纔有得。供養的過程,會去除我們慳貪的習慣、嫉妒的心理,讓我們改掉諂曲的毛病,也滅除自身的散漫、內心的懊悔。生死輪轉,往來六道,無親可恃,唯有佈施。普賢十大願的每一願,都引導著我們回家的路,堅定著我們的信心。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