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說:

有一天“我”字丟了一撇,

成了“找”字,

爲找回那一撇,

“我”問了很多人,

那一撇代表什麼?

商人說是金錢

政客說是權力

明星說是名氣

軍人說是榮譽

工人說是工資

學生說是分數

……

最後“生活”告訴“我”那一撇是:健康和快樂。沒有它們,什麼都是浮雲。

爲了找到那一撇,我也走了十年,最終才找到三級修學。之前我在江湖上,各門各派去尋找:儒釋道,基督教,還有太極、易經、中醫、琴棋書畫詩花茶,都有所涉獵,但最終讓我看到彼岸花的,是佛教;最終讓我止住追尋腳步的,是三級修學。

茶,是我行走世界的身份,我的日常工作是寫茶、講茶。之所以愛茶,因爲它對我而言,是一種解藥,諸藥爲各病之藥,茶爲萬病之藥。有茶,便日日是好日。但茶,還不是最究竟的,中藥也不是終極的解藥。電影《我不是藥神》裏,藥販子說:“世上只有一種病,就是窮病。”這話也沒錯,但窮病繼續往根本追溯,就是心病。心病了,神仙也難醫。我因爲茶人的身份,常常出入寺廟,有機會和高僧大德一起品茶,但福報稍微少點,就與“靈丹妙藥”擦肩而過。我等這枚解藥等了十年,但好歹也是等到了,不像很多人再回首已是百年身,悔之晚矣。

諸藥醫病,佛法醫心。有福氣的人,兜兜轉轉最終還會遇見佛法,比如你和我。加入三級修學,才學了兩個月,個人改變已經很大,幸福指數飆升,不再容易發火,不再焦慮。我深深感慨:有名有利不如有福,有錢有勢不如有心。佛法是我的“定心丸”,幫我找到了丟失許久的心神。我看到了自己本自具足且不生不滅的自性,從此不需要向外求,內心無比的安寧。心安,即歸路。中國傳統文化,共同的心法就是四個字:靜聽心音。因爲佛法的加持,我聽到了自己的心聲,原來它一直在這裏,在身體裏面,不在外面。這種從未有過的安全感,不需要通過父母、丈夫、孩子的肯定或金錢的滿足便有的安全感,就是我踏破鐵鞋尋找的“終極歸宿”,有了安全感,幸福從天邊月變成窗邊花,生命才得以發生根本改變。

我從小在父母的批評打擊下成長,一直沒有自信,長大後不管取得多大的成績,也還是沒有自信。總想向別人證明自己,但後來發現向外求根本沒有出路,解決不了不自信的問題。現代的精英教育,是建立在和別人比較、競爭基礎上的,還是向外求,就是我要超越別人才有價值,這樣的幸福感來得非常艱難,而且非常短暫。因爲不管多努力,都有人比你更好。中國人不患寡而患不均,這樣的價值觀,讓我們離幸福越來越遠。

快樂,本是一種應有的能力,而現在卻已變成奢侈品。人與人的差別,最終就是三觀的差別。佛法,正了我的三觀,三觀一正,心態就變了,迴歸內心後,我不需要通過和別人比較來刷存在感,我的存在,本身就是存在感。自己和自己玩,是每個人都要具備的能力,如今每日在佛法的滋養下,我和自己玩得不亦樂乎。身體與靈魂的距離,是這個世界上最近的距離,同時也可能是最遠的距離,當迴歸內心時,瞬間就沒有了距離。

一切唯心造,這個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原來,做好自己就足夠了!

感恩佛法——我尋心之路的終結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