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

  1. 顆粒物污染物:我們常常提到的是pm2.5、pm10。PM是英文縮寫(Particulate Matter)的縮寫。是指顆粒物的空氣動力學等效直徑。可吸入顆粒物是粒子小於等於10微米,即pm10。可入肺顆粒物,粒徑小於等於2.5微米即pm2.5。
  2. 氣態污染物:包括氣體和蒸汽。氣態污染物包含揮發性有機物,半揮發性有機物,氣態無機物,放射性氡氣等。揮發性有機物:包括苯系物,有機氯化物,氟利昂系列,有機銅、氨、醇、醚、酯、酸和石油烴化合物,通常用總揮發性有機物(tvoc)表示。作為室內空氣質量的指標。室內環境中揮發性有機污染物來源主要是由清潔劑,建築材料,油漆,含水塗料黏合劑,化妝劑和洗滌劑等釋放出來的。氮氧化合物。:主要是由一氧化氮,一氧化二氮,二氧化氮。人為活動排放的氮氧化合物是環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人為源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的燃燒過程,如飛機,汽車內燃機等,燃燒過程中以及硝酸供電,氮肥廠,有色及黑色金屬冶煉廠等工業生產過程。氮氧化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一氧化氮的毒性與一氧化碳類似,可使人窒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的主要來源,由煤和石油的燃燒產生,工業過程中也會產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與氮氧化物都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大氣中排量極大的污染物,它是無色無味的有毒氣體,主要來源燃料的不完全燃燒和汽車尾氣,由於一氧化碳和血紅蛋白的結合能力,遠大於氧與血紅蛋白的結合能力,因此當它進入血液後,能引起缺氧,使人窒息,我們常說的煤氣中毒就是一氧化碳中毒。氡氣:氡是一種放射性氣體,通過呼吸進入體內,衰變時產生的短壽命放射性核素,會沉積在支氣管肺和腎組織中。長期生活在含氡氣濃度較高的環境裏,就有可能對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造成危害,比如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嚴重了還會導致白血病。

呼吸沒有味道,但不做不行,拒絕傷害。

空氣污染物對人體的傷害:主要表現是呼吸道疾病與生理機能障礙,以及鼻、眼等粘膜組織受到刺激而患病。空氣污染對人體產生的影響,一般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的會引起呼吸道肺部疾病外,還可對心血管系統,肝等產生危害嚴重的,甚至奪去人的生命。慢性的危害,引起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及肺癌等疾病。

呼吸沒有休息,需要意識,拒絕吸入。

在某種情況下,人是被動吸入者。在某種特定環境下,需要我們有意識作出防護。採取有效防護措施。保護自己安全呼吸。最好的方式:佩戴有效的pm2.5口罩,通風措施,採取空氣凈化的方式。

拒絕吸入:佩戴有效的pm2.5口罩。當我們改變不了環境的時候,先改變我們自己的呼吸方式。

通風換氣是改善室內空氣質量的關鍵,用室外新鮮空氣來稀釋室內空氣污染物,使濃度降低。

空氣凈化方式是使用空氣凈化設備,是可以吸附空氣懸浮物,過濾空氣當中的污染物。選擇一部空氣凈化器,讓室內持續輸出乾淨的空氣,改善舒適的工作與生存環境。

吸入被污染的空氣,能排出體外嗎?

呼吸是機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的氣體交換過程。呼吸分為內呼吸與外呼吸。外呼吸包括肺通氣和肺換氣,氣體在血液中運輸。內呼吸是指組織細胞與血液間的氣體交換。成人安靜時呼吸一次為6.4秒為最佳,每次吸入和呼出的氣體量大約為500毫克,稱為潮氣量。正常成年男子肺活量約為3500到4000毫升女子約為2500-3500毫升。

呼吸通過肺,呼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肺是氣體交換的場所,氧氣進入人體,首先通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到血漿中,再通過血液循環到達組織細胞周圍,進入細胞,整個過程都是通過擴散作用完成的,直到細胞的線粒體中,在線粒體中進行有氧呼吸。在這個過程當中,連同受污染的空氣一同吸入,人體是沒辦法區分污染,好的壞只能一併接收,另外呼吸是隨時隨地、一刻不停的發生在當下。因此吸入的污染物是沒辦法排出體外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