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前萬科集團副總裁毛大慶,今天拿到了「優客工場(北京)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了,據說,昨天北京市領導還把他叫過去,問他政府能做些什麼來推進項目的落定。

邦地產記者王傑

「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每一位渴望成功的人,心中都有一個創業夢。

前萬科集團副總裁毛大慶,今天拿到了「優客工場(北京)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了,據說,昨天北京市領導還把他叫過去,問他政府能做些什麼來推進項目的落定。

毛大慶算是把「眾創」這把火燒起來了,引得多少人蠢蠢欲動。但創業如同大浪淘沙,成功者寥寥無幾。毛大慶能成功嗎?

世鰲國際創始人、總裁劉天飈說,關於眾創空間,也要遵循摩爾定律期,一定會出現一個泡沫期,但這不見得是壞事,任何一個行業、任何一個產業的發展,都要經歷這樣的泡沫期。「在泡沫期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做的是堅守,看到商業的本質,任何商業模型必須去盈利,如果你做了一個沒有盈利的模式,那麼你是沒有未來的。」

「WeWork們」是地產還是孵化?

在搜狐焦點產業新區主辦的「眾創經濟學的奧祕2015產業新區醒春趴」上,清控科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秦君表示,眾創其實是一個商業模式,它一定是跟多行業、跨行業交流的行業,也是非常難以界定的一種盈利模式,很多地產人想轉型做孵化,其實都是很難的。「我跟毛大慶最近在做WeWork,依然是基於在地產和孵化中間找到它的一個新的屬性,所以,不完全是地產,也不完全是孵化。」

秦君認為,做孵化最難過的一關是怎麼盈利。換句話說,最難的就是客戶、產品、服務與盈利模式,總體來說,要做孵化,首先需要整合的東西特別多。單從孵化器本身的空間收入來做的話,是非常辛苦的行業。現在十個孵化器基本都是自己的直投品牌,它的空間生態是這樣部署的:種子期、天使輪、A輪等等一系列環節上,要有自己的診斷。後來,他們改了打法,把自己作為一個投資機構,孵化器是一個項目的流量入口,前期要有足夠大的項目流量入口,以便為投後做一個快速的項目加速。所以說,要將各種要素在這裡變成一個創新場和要素的集成場,讓各種要素和資源在這裡交互、轉化,使得其未來可交易。

「不管是肉還是骨頭,參與的人太多太擁擠,味道都不好。」太庫CEO黃海燕說,「從產業地產的角度,我永遠應該把房子租給或者賣給我的優質客戶而不是次級客戶,而創業企業在初期階段,對很多供應商來講確實是次級客戶,但是對於投資人來講是優質客戶,因為你可以分享它們未來成長的價值。眾創空間如果只停留在『空間』的階段,這個生意一定是少數人才能做,優質客戶多了才能賺錢,否則大家一窩蜂都來做,一定賺不到錢。」

眾創的盈利難題

眾創空間如此之火,它本質上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在中國能成功嗎?在這股泡沫式的狂熱中,仍然有許多人難掩迷茫。

北京嘉豐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汪浩說,我們更願意理解為一個平臺。中國的眾創空間能達到美國WeWork一年50億的市值嗎?真的不知道,除非找到一個盈利模式。這個盈利模式在哪兒?像WeWork那樣掙批零差價嗎?做天使投資三五年收回來還是其他的方式?我不知道。

汪浩說,這個商業模式如果沒有找到的話,就可能像今天的大眾點評網,雖然拿到很多輪投資,但始終沒有解決盈利問題。在中國,眾創空間市場足夠大,但是要找到盈利模式,那就要學習雷軍的小米手機平臺,有一天小米做房地產,他賣的青年公寓就像現在的小米手機,公寓不賺錢,但裡面加上智能化電器,這裡面有盈利模式。小米如果跟房地產PK,房地產商只賺10%的毛利的話,就已經很「大方」了,但是小米可以說是零利率,掙的是家電的錢。眾創空間沒有批零差價,三五年後的收益很少,靠什麼盈利?如果這個盈利點找到了,我看可以做到500億。

北京順寶藍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然表示,一開始做孵化器,需要想清楚,要用平臺化和開放化的思想來做,利用既有的資源優勢[1.54%]逆向整合其他人的資源,形成一個資源共同體,事情才能做成。

「空間」只是眾創副產品

現在看來,「空間」這樣的具體實物,對於眾創已非最重要因素,只是一個支撐點。「空間」在客觀上確實可以解決房地產商的去化難題,但也僅僅是眾創的一個副產品。

秦君說,不能認為只要有個空間就叫眾創,未來,圍繞著小企業、圍繞著產業鏈上下游,圍繞著創業者之間,圍繞資本、培訓、媒體、大企業生態等等可以開放的資源,都是眾創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日,雷格斯中國區區域總監全斌(ConanQuan)宣佈開設北京第15家、東城區首家服務式辦公中心。截至2015年3月底,雷格斯中心已遍及全國27座中心城市,超過100個地點。

雷格斯表示,可根據企業要求及時調整辦公空間大小或辦公地點,避免一次性大量投入。這使眾多受人員數量、資金等因素困擾而無法進駐超甲級寫字樓的企業,只需拎包入駐。

那麼,對於創業團體而言,辦公空間是否應該免費?北大孵化器就走了一條特立獨行的道路。

「為什麼敢全免費?」北大孵化器總經理王國成說,「孵化器或者科技園包括創新性孵化器或者現在說的眾創空間,你的服務產品形成閉環以後,你的壓力就會降下來。你的產品、品牌、服務體系,包括員工培養得足夠好了以後,一切壓力都會自然而然地解決了。」

在王國成看來,創客第一個挑戰是技術的原創能力比較差,缺乏核心競爭力。第二,中國人有時候任性,外國人如果獲得一筆投資,會不顧一切地投入一個項目去創業,完全專註地幹;中國有些團隊拿到一些錢以後,考慮的問題太多,能沉澱下來、真正專業的氛圍比較差;第三,同質化競爭。到中國各地創業聚集地或者中關村[3.60% 資金 研報]很多地方看看,你會發現,在某一個方向某一個領域裡的創業內容、模式,相互模仿的情況很嚴重。

所以,眾創究竟是藍海還是紅海連毛大慶自己都不能肯定,「這個事情的風險跟商業地產是一樣的,一是能不能招租招滿了,第二個是我能不能把成本控制下來。我也要面對競爭,這還不一定是藍海,也可能是紅海,但是它有成長和上升的空間,紅海就紅海吧。」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