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医生天天与您说健康】

  脑梗属于脑血管疾病,又称脑中风。脑血管疾病通常分为脑梗和脑出血,它是如何发生的呢?

  脑中风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是由于血管内皮在糖尿病、高血压等因素的作用下受到损伤,脂肪等大分子物质沉积其上并引起炎性反应,脂肪发生变性形成像“粥”一样的物质破坏血管的正常结构,使血管壁变厚、变硬、变脆,即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时形成团块就是通常所说的斑块。

  发生了病变的血管,可能发生破裂,血液浸出到血管外压迫脑组织;也可能因斑块不断长大堵塞血管,或斑块发生破裂引起血小板大量聚集形成血栓堵塞血管,造成血流中断,周围的脑组织因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

  脑是生命的中枢,人体的各种功能都受脑的指挥,而脑部又分为不同的功能区,比如运动中枢、感觉中枢、呼吸中枢、吞咽中枢等等,因脑血管病变发生的部位不同,受到损伤的脑中枢区域不同,脑中风的后遗憾症也不同,这也是为什么脑中风的患者有人行动不便、有人语言功能障碍等各不相同的原因。

  对于脑中风的治疗,最基本的是阻止脑血管继续出血、尽可能疏通堵塞的血管,但如果有脑组织发生了坏死却是无法恢复的,因此脑中风患者的后遗症大部分不能完全恢复,之所以要不间断地进行康复锻炼是为了阻止受损功能的进一步丧失。

  需要知道的是:由于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一旦发生是不可逆转的,所采取的治疗措施只能尽可能地阻止病变的继续发展,原有的病变随时存在再次发作的可能。如再次发生,则会与原有病变叠加在一起,疾病表现便会比第一次要重,甚至有生命的危险;如此多次发生,损害多次叠加,就是人们看到的及中风每发作一次,病情都会越来越生的结果。

  因此,对于脑中风的患者除了在急性发作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外,在康复期应当坚持阻止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进展的治疗,比如严格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并预防性服用抗血小板凝聚药物等,且要长期治疗,尽可能减少脑中风的再次发作,把脑中风对生命的影响降至最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