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大概2800字,读完约7分钟

  企业的社会责任——商业与慈善环节现场

  “

  3月27日,盘古智库与接力传媒于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成功举办首届“中印青年企业家峰会”,峰会聚焦中印产业互补合作、企业的社会责任——商业与慈善及中印合作中的跨文化领导力三大主题,汇集了中印两国众多资深及青年企业家,共同探讨中印企业合作实务与未来。中国驻印度大使馆经商参赞李柏军、印度商工部经贸司联合秘书长Praveen Bonigala出席了会议并进行开幕致辞。印中贸易中心执行副主席V. K. Mishra,莫迪集团主席、印度知名亿万富翁兼慈善领袖Satish Modi一重工(印度)总经理朱大、金发科技(印度)有限公司总经理柏金根、中美绿色基金美国对外关系部总经理梁周洋等著名资深企业家,与盘古智库代表——高级研究员魏李萍、印度研究中心研究员杜文睿等出席了会议。

  本文系对峰会三大研讨环节观点综述第二篇,主题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商业与慈善’。特此整理,与各位读者分享。

  ”

  在研讨环节二,与会嘉宾就慈善事业的重要性、商业与慈善的创新结合及如何促进中印两国的商业与慈善合作展开讨论。东西方慈善论坛创始人兼执行秘书长王庆泓系该环节主持人,莫迪集团主席萨帝什·莫迪(Satish Modi)、印度明星水泥有限公司执行理事拉胡尔·查马亚(Rahul Chamaria)、上海宝碳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伟卿、中美绿色基金美国对外关系部总经理梁周洋参与了本环节的讨论。

  印度莫迪集团

  莫迪集团是1933年创立于印度首都新德里的著名私人企业,创始人Seth Modi是印度著名实业家与慈善家,也被称作印度当代实业创立者,公司业务涵盖教育、饮品、餐饮、娱乐等。现任主席萨帝什·莫迪是印度知名亿万富翁与慈善家,其夫人与查尔斯王子合建了国际美术学院,帮助贫穷的年轻人才发展才能。在谈及慈善的重要性时,莫迪表示,做慈善最重要的就是回馈社会,其中发展教育事业是回馈的重要部分,这让人们有机会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他进一步阐释,在印度的社会背景下,有的贫困群体既没有工作也没有生活目标,这是对印度人口红利的极大浪费,因此从事教育方面的慈善事业也能够帮助受教育者找到工作,学以致用,提升印度劳动力素质。在其公司的慈善项目中,已为四千多名学生提教育机会,但该项目更重要的目的是希望他们今后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印度明星水泥

  作为印度东北部最畅销的水泥品牌——印度明星水泥有限公司的执行理事,拉胡尔·查马亚认为慈善事业是能改变人一生轨迹的事业,他致力于帮助印度的贫困农民,在保持所帮助区域的和平与和谐下,通过提供生活必需品、教授生活技能来进行帮助。他解释,为达到帮助穷人和农民增加收入的目标,其公司制定了诸如生活技能培训、乡村发展、保护环境生物多样性、提供教育等规划。与此同时,查马亚所在公司还为农民提供计算机教育,并创立电子农业平台,这样便于农民将农作物送入市场,跟上时代发展趋势。

  上海宝碳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知名的碳资产开发与管理机构之一,其董事长朱伟卿表示,当前,慈善事业经常被误解为单纯的捐钱,但资金支持不是重点。她认为,法治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 而良好的教育是支持社会法治的必要条件,因此做教育方面的慈善十分重要。另一方面,特别是在气候变化这一问题上,相关企业需要发出更多声音,让大众和企业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因此,朱伟卿认为从事慈善事业是在回馈政府与社会,从事者应为政府提供意见,并且在解决气候问题等热点问题上做出更多研究。

  中美绿色基金是在保尔森基金会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倡导和推动下,成立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基金,旨在引进和推广美国先进的清洁技术,支持中国向污染宣战。其美国对外关系部总经理梁周洋表示目前三个层面上参与了慈善事业,一是企业法人层面, 负责企业运营;二是个人层面上,参与了中国的环境与乡村教育;三是家庭层面,从事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教育人们保护历史遗迹与古代建筑的重要性。她认为,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负担起社会责任都十分重要,培养教师、帮助贫困群体,并让人们理解教育的重要性,将有助于回馈社会,促进社会发展。谈及如何发展创新慈善,梁周洋认为,关键是要使社会媒体的力量和年轻人自愿参与到慈善事业中。

  首届中印青年企业家峰会与会者合影

  中国与印度是世界上唯二的拥有10亿级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两国在很多发展问题上具有相似性,因此,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双方在商业与慈善领域有广泛合作空间。莫迪集团主席萨帝什·莫迪表示,目前其公司与中国进行了三项合作,一是跟上海的老龄基金会签署了十年合作协议,莫迪集团每年派10名所赞助学生去交流十天,同时陪伴那里的老年人,这项合作已经成功进行了三年;此外,也定期和中国互派艺术方面的留学生和美术老师交流学习,在电影方面也有合作;第三是中印著作的互译,这将帮助两国人民更加了解彼此思想文化。上海宝碳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伟卿表示,现在科技发展飞速,所以更要利用科技来应对挑战,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消费市场,中印在这方面有相对发达科技,也有很大的市场,两国企业可以一起合作,让世界变得更好。中美绿色基金美国对外关系部总经理梁周洋看好在商业与慈善方面中印的合作前景,并认为中印间加强商业方面的双边合作以促进教育发展。此外,两国都是发展中大国,都面临着因经济发展造成的环境问题,因此可共同发起倡议,并对企业员工和高层领导加强环境方面的教育,同时也鼓励企业员工参与慈善事业,助益企业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盘古智库印度研究中心自2016年10月12日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促进中印民间交流,助益中印关系发展。自中心成立以来,曾多次发布包括《掘金印度:你准备好了吗?》《印度经济信息双周刊》《盘古智库·印度产业观察》《中印关系走向》《金砖国家合作:寻求新的发展动力》《2017年印度经济发展回顾》在内的研究报告。盘古智库已连续接待了三任印度驻华大使:2016年10月12日,时任印度驻华大使、现任印度外交秘书顾凯杰曾亲自到访盘古智库,并为印度研究中心的成立揭牌;2018年1月10日,时任印度驻华大使班浩然选择盘古智库作为对中国民间智库的首访地,双方的座谈交流受到印度主流英语及印地语媒体的广泛关注;2019年1月25日,新任印度驻华大使唐勇胜亦选择盘古智库作为其对中国智库访问首选,并与盘古智库诸多专家学者共同回顾2018年的中印关系并展望未来新篇章。除本次活动外,盘古智库还曾多次派代表团赴印度实地调研,举办相关研讨会,与包括观察家研究基金会、辨喜基金会、印度中国研究所、卡内基印度中心等在内的印度多家顶尖智库保持密切合作来往。2017年9月,盘古智库作为洞朗对峙后第一家赴印调研的中国智库,与印度智库、媒体、政界等各界人士研讨交流了印度视角下的中印关系与未来,成果丰硕;2018年8月,盘古智库青年学者代表团出席位于北阿坎德邦瑞诗凯诗的国际青年领导力交流会(LIFE Retreat Conference 2018),就青年国际领导力、人文交流、商业发展等话题与国际青年学者、商企人士及前政要进行圆桌讨论。本次峰会为增进两国青年的相互了解搭建了机制性平台,促进了中印企业青年企业家之间的交流合作。未来,盘古智库及其印度研究中心将继续为中印关系发展添砖加瓦,贡献智库力量。

  图文编辑:张笑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