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日本公開賽上,這一戰是小將於子洋成名之戰,年僅16歲的他一點也不慫,毫不怯戰,4:2逆轉戰勝了水谷隼,打破了樊振東創下來的記錄最年輕拿世界冠軍的記錄(現在被張本智和打破),成就了於子洋的名氣。

首先我認為,水谷隼具有主場優勢,我認為於子洋能在決賽中贏下水谷隼,並非因為裁判的幫助,那個擦邊球不管是否存在,於子洋一定能拿下水谷隼。因為那時的水谷隼,儘管在主場作戰,但是心理上患得患失,技術上就打不開。如果他的心理素質過硬,那麼就算10個擦邊球也不會影響到他的發揮。這個只是水谷隼為自己輸球找的說辭罷了,89年的日本名將,坐鎮主場,輸給98年的中國不經傳的小將,說起來也挺丟人的。

其次,在乒乓球比賽中,經常會有擦邊的情況出現,有些是裁判能夠清晰看得到的,主動判別的,也有些是球員指出,然後經裁判確認並改判的,更有些是球員指出,但是裁判不確定,且對方球員認為不擦邊,裁判維持原判的。這些情況都一定存在,我相信水谷隼應該也遇到過不少。他如果認為有誤判,那麼就應該指出,而不是事後對著媒體說原因,他的輸球歸根到底還是心理的技術不過關。

再者,日本乒乓球文化中,球員輸了球喜歡找對手身上的原因。比如之前團體世界盃中,張本智和被樊振東橫掃,張本智和跟媒體說,樊振東也沒什麼大不了,他只是比他年長几歲而已。所以說,當時水谷隼有著這樣的說辭也很正常。

所以很多東西只是看看說說就算了,比賽當中一個關鍵球出現有時候確實會影響到一個運動員的心態,比如說去年世界盃中的朱雨玲跟劉詩雯的決賽,一個爭議的擦邊球,影響了劉詩雯的心態,導致輸掉了比賽,反而朱雨玲鼓著一股氣,霸氣逆轉了比賽。我們常說比賽心理,不能患得患失,把每一球都當做第一個球來打。

水谷隼其實是輸在他自己身上!只是他不願意承認罷了。


我覺得2814年國際乒聯日本公開賽的那場比賽,最後國乒年輕球員於子洋贏了主場作戰的水谷隼是實至名歸,沒有所謂的爭議球。

水谷隼主場作戰,輸給年輕的國乒球員,確實挺丟面子,擦邊球有爭議不過是水谷隼的一種說辭,在乒乓球比賽當中,有擦邊球是很正常的情況,一直以來都不罕見。

水谷隼是日本乒壇的一哥,征戰國際乒乓球比賽多年,照理說應該是乒乓球技術不斷進步,比賽狀態和心態越來越穩定才對,可是2014年小有成就的水谷隼輸給了於子洋,著實令人意外。

如果僅僅是因為比賽中的一個爭議的擦邊球,就讓水谷隼滿盤皆輸,未免滑稽,足球籃球羽毛球排球網球等等,所有的球類比賽都會有爭議性的時候,況且乒乓球還是11分的,丟了一分,哪怕丟了一局都沒有關係,依舊可以扳回來,何況在日本的主場,所有的球迷都是支持水谷隼的。

於子洋贏的沒有爭議,這類的成年往事就讓它過去吧,於子洋在昨天的德國公開賽輸球了,希望國乒能給他更多外戰的參賽機會,也希望他的未來一帆風順。

您的點贊和關注是對我的最好支持。


題主應該有錯字了。最終那個球沒有改判。我知道題主是:裁判未改判的意思,也就是於子洋得分。這場球,其實早就被廣泛討論過了。90%以上的球迷認為,甚至接近100%的球迷都認為這個球沒有擦邊,裁判屬於誤判,不是什麼爭議球。

我個人認為,於子洋這個球很不地道,非常缺乏職業道德。

我們不能因為於子洋是中國球員,是自己人,就睜著眼說瞎話,那是對這項運動的不敬。那一局,水谷隼受到明顯影響,根本不想打了,整個身體都鬆了下來,顯然情緒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很快就輸掉了這一局。

從這個球來看,我能想到的是:

1,裁判水平太差。那麼明顯的彈網出界,愣給判成擦網。有網友說:擦個毛啊,離八丈遠!我想大概是裁判覺得於子洋是中國球員,面中國乒乓水平太高,內心有壓力,甚至到了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要不就是當時走神了。

2,水谷隼調節能力也太差。作為職業球員,對任何情況都要有迅速的調整。裁判誤判是體育項目中也普遍存在的現象。因為一個球而丟掉整個一局。水谷隼太不職業,也反映出水谷隼的心理素質也真夠窪的。

3,於子洋,沾小便宜,失境界。於子洋得了這一分,得了這一局,勝了這一場,但卻讓冠軍呈色變暗。其實按照那天的狀態,即便沒有這個球,於子洋奪冠的可能性也很大。因為水谷隼顯然是把主場優勢當作了負擔,他背上了想贏怕輸的沉重心理包袱,技戰術能力受到影響。於子洋卻似剛出山的小老虎,敢打敢拼,氣勢如虹。何必非要沾他這個光呢?

也許他那會兒還只是一個16歲的孩子,他太想贏,他也不可能具有了波爾與老薩的紳士風度。像波爾對劉國正,劉國正一個微小的擦邊球,裁判都判波爾得分了,比賽就以他的勝利結束了。波爾卻示意擦網,並最終輸給了劉國正。賽後波爾的那句名言:「為了公正我別無選擇」,至今震撼人心。

波爾輸了球,卻贏了世界尊敬

4,有球迷說:球品如人品,這樣的人走不了長遠。

我不希望這樣的話兌現在我們自己球員身上。他在長大,會漸漸懂得這個球品球德的道理的。希望他早日成為國乒棟樑。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