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最近的一季的《見字如面》,這檔口碑炸裂的老節目,依舊帶給我不少新的感觸,尤其是寫給孩子們的信,一字一句都讓人深思。

  父親寫給兒子的信、孩子寫給母親的信、作家對兒童來信的回覆……

  寫信的過程,同時也成爲了寫信者自我質疑和反省的過程,摘掉面對面時帶上的假面,退去僞裝的外表,放下並無必要的“權威感”。

  比起父母、長者的身份,首先是一個平等的交流者的身份。

  中國式爸爸的柔情

  《見字如面》裏,讀過作家畢飛宇寫給兒子的一封信,信的開始他就自我檢討:孩子,你討厭我抽菸,我也十分渴望戒菸,可是我一直沒有做到,很慚愧。

  整封信裏,畢飛宇給孩子講述了自己染上煙癮的過程。

  他沒有高高在上,也沒有灌輸道理,他只是把自己犯錯的原因告訴了孩子:這個糟糕的開始,是從爸爸不敢堅持做自己開始的。

  感覺別人遞煙不接,就無法融入羣體,又因爲虛榮,撐着臉面“回請”了同學。在一次次的“請”與“回請”的過程中,煙癮已經形成了。

  更令畢飛宇難以釋懷的是,父親第一次發現他抽菸的時候,並沒有在朋友面前訓斥他,給他保留了面子,幫他點燃了手裏的一支菸。

  畢飛宇曾把這當成自己人生的成人禮,而多年後才明白這是一場誤判,因爲當時父親只是維護了他在朋友面前的尊嚴,而非真正認同了這種行爲。

  信裏,畢飛宇對兒子說:“爸爸最享受的事情就是和你交流,一定會給你一個具備清晰表達能力的成人禮。”

  (畢飛宇領獎現場,兒子做他的翻譯)

  這是一封畢飛宇寫給兒子的信,信中沒有談大道理,沒有高高在上,更沒有營造自己的權威。有的只是推心置腹的平等和置身事外的溫情。

  他在告訴孩子,爸爸和你一樣,也曾是個孩子,也曾犯過錯、走過彎路。但有時候錯誤不可怕,可怕的是做出選擇時內心的傾向。

  這些話,讓一個父親和兒子面對面講似乎有些尷尬,但用一封信的形式卻是極好的。

  那些爸爸們摸爬滾打後才懂的道理,那些希望孩子聽到心裏卻又怕煽情的真心話,都寫在紙上,越過時間、空間,傳遞到孩子的心裏。

  用盡一生與母親相愛相殺

  北野武的那封信,名義上是寫給讀者的。

  但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設想,如果北野武的母親離世之前能看到這封信,北野武就不會有這麼多遺憾。

  北野武的母親屬於控制型的媽媽,而這份控制讓北野武不斷的逃離。

  爲了讓他好好學習,把他最愛的藏好的棒球手套扔掉,把厚厚的參考書堆滿他的房間。

  安排他上英語和書法的補習班,他假裝乖乖上課,卻偷偷跑到公園玩。

  充滿鬥爭的學生時代似乎是以媽媽的勝利結束——他考上了媽媽滿意的工科大學。

  可還未畢業,北野武就把學退了。打工後又搬離了和母親一起生活的房屋。

  他在信中寫到:“我心裏也難過,但不這樣做我就無法自立。”

  搬離家後,他在自己租的房子裏,也過了一段很規律的生活。但很快就拖欠了半年的房租,房東也沒有趕他離開。

  北野武本以爲是房東沒有抓到自己,後來才知道是母親找到房東替他交了房租。

  信裏說:“我癱坐在棉被上許久,些許感謝的心情,也有永遠躲不開母親的懊惱。”他決定真正地改變。

  然而這些話,他的情感並沒有被母親接受,在母親心裏他還是那個沒長大的孩子,要讓她繼續操心。

  (北野武和母親合影)

  之後,北野武因爲在電視上演出,拿到的酬勞越來越多,母親卻開始問他要零花錢,兩人好不容易見一次面,卻不歡而散。

  從幾十萬到幾百萬,到最後的幾千萬,北野武再也沒回過家。

  一直到母親生命快結束的時候,他的母親給了他一個存摺,存摺是用北野武的名字開的。

  從他給母親的第一筆錢,她一分錢也沒有花過。

  母親臨終前寫給他的信很短,信中說:“當你去東京打拼時,我就很擔心你會變成一個落魄的窮光蛋,因此我每月從不間斷地要你寄錢回家,一方面可以刺激你去賺更多的錢,另一方面也爲了替你儲蓄。”

  北野武說,與母親的這場戰爭,終究是自己輸了。

  可是此時的輸贏又何曾重要,母親帶着孩子永遠的誤解離世,她眼中的孩子不懂自己的用心良苦,而孩子也將永遠懷着對母親的愧疚。

  如果這封信能夠早些被母親讀到,她會瞭解兒子內心的成長,而非一直把兒子放在不成熟的歸類中。

  如果兒子能夠早些讀到母親的信,也不會把溝通的途徑封閉多年,帶着責怪的眼光看待母親的愛意。

  那些積怨已久的舊事,往往到頭來不過是幾句話的事情。

  既然難以開口,那就下筆寫信,若能打開溝通的渠道,就不會成爲彼此熟悉的陌生人。

  如果孩子問你理想是什麼,要怎麼回答?

  有時信件是替父母表現深藏的情感,而有時信件也能幫助父母闡釋複雜的問題。

  比如,孩子如果問:“理想是什麼?爲什麼我身邊的大人這麼喜歡錢呢?”

  這可不是家長幾句話就能解釋清的,甚至有些大人自己都搞不清。

  所以只能沉澱,只能細細講、慢慢說。

  作家巴金,曾收到一封信,是十個小學五年級的小朋友寄給他的,這十個小朋友稱自己是迷途的羔羊,他們被一些“新的現象”迷惑了。

  信裏說,爸爸媽媽說話三句不離鈔票,社會上的人常以收入多作爲自己的驕傲。家長常用金錢、新衣服、旅遊來鼓勵他們好好學習。身邊的同學談到將來時,往往把單位好、工資高、獎金多作爲自己最好的嚮往。

  似乎,爲金錢工作、爲金錢學習,已經成爲理所當然的事。

  於是他們決定開展這個“尋求理想”的活動,想要在巴金這裏找到真正的答案。

  巴金的回覆並不快,他說這羣孩子並不是“迷途的羔羊”,“迷途”的反倒是他們身邊那羣人。

  信裏,他仔仔細細、認認真真地跟孩子們討論了這個問題。

  巴金沒有避諱,他告訴孩子們這個社會的現狀,告訴他們自己相信邪不勝正,告訴他們自己對理想的信心。

  他寫道:“理想是那麼鮮明,看得見,而且同我們血肉相連。問題在於我們一定要頂得住。”

  一個八十一歲的老人,面對十個孩子的問題,認真思考並寫了上千字的回信。

  雖然不知道巴金的對理想的解釋有沒有幫到這十個小朋友,但可以確定的是,這份善意傳遞到了。近些年,當又有小孩對當年十個叔叔阿姨的理解感到好奇,在網上求助時,當年的這部分人,站了出來,解答了這個小朋友的疑惑。

  或是情感鬱結於胸,卻不善表達;或是因爲前期相處,留下了裂痕表達難以開口;或是孩子探討的問題越來越深,書信往往成爲了更好的交流方式。

  每個父母在思考、寫下自己的解答時,會一遍遍的審視自己的價值觀,帶領孩子成長,同時也是自己的重塑。

  也許一封信,不能承載家庭教育所有的內容,卻是拉近彼此、消除代溝的好方式。

  你是不是也欠着孩子一封家書?如果此刻落筆,你會寫什麼話?

  作者介紹

  蜜思李,閱讀量驚人的學霸級網癮“少女”,扛得了機器拿得了話筒寫得了稿子,作文大賽拿過獎,報社電臺採過訪。講最走心的故事,做治癒繫好友,願我們的相遇,讓你更懂孩子,遇見更真實的自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