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經濟的不斷髮展,如今很多人都已經購買了屬於自己的汽車作爲代步工具。在購車時通常有兩個選擇,第一就是買新車,第二個就是買二手車。對於剛拿到駕照的人來說,通常會買一輛二手車練手,畢竟新車都比較貴,而且一旦操作失誤很可能會發生刮擦,新車就會非常心疼。

  不過,汽車市場一直都是比較混亂的,尤其是二手車市場,水非常深,很多人即便找了懂車的人一起去買車也容易被欺騙。車輿君的一位朋友近日因爲想買車練手,就買了一輛二手斯柯達昕動,結果購車的過程讓他十分不愉快。

  朋友首先在網上看到了昕動的有關信息,看到是2016年的車,看起來比較新,而且價格也比較合適。聯繫到賣家之後,便準備去二手車市場看看車況。因爲朋友是汽車小白,便帶了一位懂車的人一起前去。看到實車後,確實和圖片上一模一樣,試駕之後車況也沒有什麼問題,於是決定提車。

  在談好價格後,因爲考慮到貸款的購車壓力比較小,所以選擇了分期購車。在銷售人員的介紹下,分期的話只需要繳納一個商業險的錢,然後就可以辦分期了。在銷售人員的帶領下,朋友去到賣車人的店內開始聊分期購車的相關事宜。在另外一位員工的指引下,朋友簽署了有關貸款協議。

  最後二手車市通知朋友貸款審批成功,給朋友發了一張告知單,上面寫有貸款還需要繳納的錢,有公正抵押費、GPS費用、財務監管費用以及商業保險的費用。這下朋友懵了,在貸款之前怎麼沒說有這些費用呢?於是與銷售開始爭執了起來。銷售認爲在籤合同之前已經說了這些費用,但是朋友認爲,二手車商有隱瞞的成分。第一,並沒有說具體費用是多少。第二,有沒有說收取方式是什麼,存在介紹模糊的情況。第三,二手車商說財務監管費用是因爲車貸人徵信有問題。但事實並非如此,朋友在前些日子剛做了房屋貸款,也成功審批了。

  最後在協商之下,二手車商只能免去財務監管的錢,其他錢無法協商。因爲天色太晚,朋友只能妥協,但是卻留下了不愉快的購車經歷。另外,在購車前二手車商並沒有介紹車輛是營轉非,在簽了合同之後才被告知車輛身份,也因此提升了貸款利率。用朋友的話說,真是親身經歷之後才明白,二手車購買的坑還真多,買車過程中一個又一個“驚喜”讓人措手不及,大家以後在購車時一定擦亮眼睛,把該問清楚的費用問清楚,以免不清不楚的多花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