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楊日興╱綜合報導】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9月10日宣佈將卸下職位的動向,影響阿里在陸港兩市的概念股。而當前阿里直接投資的15檔A股中,逾半正處於浮虧狀態,在馬雲離開後這些規模逾70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資產是升是跌?引人關心。

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平臺數據寶整理,如阿里創投、上海雲鋒等阿里系機構直接投資的A股達15檔,投資規模逾700億元。但截至9月10日收盤,其中8檔股票價值較阿里入手時的價值來得更低。

虧損的A股包括投資規模最大的兩筆,其一是2016年淘寶軟件斥資282億元入股的蘇寧易購,其二是今年阿里網絡以150億元投資的分眾傳媒。當時阿里入股蘇寧易購、分眾傳媒的初始股價為15.17元、9.92元,昨日兩檔股票收盤價分別為12.22元、7.54元,均較阿里投資時浮虧約2成。

若以虧損幅度計算,阿里於2014年投資的華數傳媒、華誼兄弟使阿里受傷最重,兩檔股票經過複權計算後,如今分別虧損約62%、56%。

從投資類別來看,阿里斥資逾250億元投資的影業與傳媒類別,包括分眾傳媒、華數傳媒、華誼兄弟、光線傳媒等,全數處於浮虧狀態。

不過,阿里投資的軟體相關A股則獲得成功,其投資的潤和軟件如今價值較入手高2%,而阿里在2015年逾20億元投資的石基信息,如今價值約較入手時高105%,成為阿里投資最成功的A股。

與阿里電商主業相關的投資也多有斬獲,分別以50億元、20億元投資的圓通速遞、三江購物如今價值分別盈利約11%、17%。但與阿里在新零售領域合作的新華都,則浮虧9%。

阿里小規模投資的醫藥健康領域有賺有賠,當初2億元投資的萬東醫療如今浮虧46%。

斥資5億元、10億元投資的白雲山、衛寧健康,如今分別盈利52%、6%。

無論如何,在9月10日馬雲投下卸任震撼彈後,這15檔股A股中多達13檔收跌,全數跌逾2%以上。雖然在昨(11)日中調整走勢,15檔中有9檔收漲,但內部變化劇烈的大股東阿里,會不會繼續對這些A股個股造成影響,值得觀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