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界歷史戰爭發展來看,很多戰爭,要想取得最終勝利,那必須是一鼓作氣的事,否則再而衰,三而竭,就直接廢了。而且越是大國戰爭越是如此,最典型拿破崙時期的法蘭西帝國,那是強大無比,一路橫掃,但是滑鐵盧失敗後,就走向了末路。還有就是二戰,德國在蘇聯那是一路摧枯拉朽,百戰百勝,但是敗了一場就徹底不行了,這到底是爲何呢?其實原因很簡單,主要有三點。

  在1941年6月22日,德國在蘇聯毫無準備,內部在搞清洗的情況下,突然發動襲擊,集結幾乎大部分精銳,總共550萬軍隊,對蘇聯全面進攻。因爲德國軍隊強悍,裝備先進,而蘇聯軍隊那是倉皇應戰。所以,在戰爭開始後的1年多時間內,德國軍隊基本上就是殺戮,整個在戰場摧枯拉朽,如秋風掃落葉一般,那是百戰百勝。

  而蘇聯軍隊那只有被動捱打的份,連戰連敗,瞬間損失幾百萬軍隊,而且歐洲工業區,產糧區大部失去,整個領土損失的速度,那也是世界最快。而爲此,斯大林殺了幾十位將軍和元帥,都沒能解決問題,可以說,德國那是強悍非常,戰無不勝,大小几百仗,幾乎無一敗績。

  但是,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德國敗了一場,與前面幾百次勝利相比,失敗一次,本來不值一提,根本不是事。而德國正是這一敗,徹底斷送了二戰,此後德國軍隊開始了滑鐵盧,再也無法對抗和打敗蘇聯軍隊,直到戰爭結束。

  因此,很多人就不明白了,德國勝利了幾百次,就失敗了一次,爲何就徹底不行了呢?中國古代不是強調失敗並不可怕麼?更何況只是一次失敗!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德國失敗一次就不行了呢?其實原因很簡單,主要是三點。

  第一,爲什麼打斯大林格勒。

  很多人不明白,德國爲何要發斯大林格勒,其實也正是因爲前面的百戰百勝惹的禍。因爲德國在蘇聯百戰百勝,勝利了1年多,但是550萬軍隊,那是消耗巨大,到打斯大林格勒戰役前,已經是缺少能源和金屬資源了。所以德國要想繼續勝,必須搶資源,以戰養戰。

  而打斯大林格勒,就是搶資源,爲了進軍俄羅斯能源資源重地北高加索地區。但是,斯大林格勒戰役敗了,德國打破了原先的計劃,整個軍隊能源,資源短缺越發嚴重,這個是最根本原因。不是因爲德國敗一次,就不能打了,而是整個能源幾乎被掐斷,到了糧草不濟的程度了。所以關鍵不是敗了,而是敗不起。

  第二,精銳喪失。

  德國爲了打通能源的補給線,投入百萬大軍攻打斯大林格勒,而且這百萬大軍,還基本都是精銳之軍。但是斯大林格勒敗了一次,使得百萬精銳損失80多萬,這對當時兵力已經不足的德國來說,無疑是重大的打擊。

  而人力資源有限的德國,不但不能補充上這些人,而且更加沒辦法短期內培養精銳軍隊。而此時,蘇聯的人口優勢發揮了出來,蘇聯2.8億人,後面拉的軍隊那是越來越多,自然得不到很好補充的德軍招架不住了。

  第三,冬季大反攻。

  我們看到,德國百戰百勝的勝利基本都不在冬季。而蘇聯的勝利卻在冬季,蘇聯的冬天,那是嚴寒到了極點。對此,德國軍隊受不了,所以爲什麼斯大林格勒戰役損失那麼大,對於德國來說,很多那是被凍死的。而斯大林格勒戰役後,蘇聯發揮冬季優勢,在戰場上那是接連大反攻。

  而無法忍受嚴寒的德國軍隊,不光減員厲害,而且面對惡劣天氣,士氣也非常低落。在戰場上表現更加差勁,越打越是打不好,所以一次失敗,打開了一系列的失敗,其邏輯幾乎跟拿破崙是一樣的。因此大國戰爭,強國戰爭,那是輸不起的,輸一次,就是滅頂之災。

  參考文獻:《二戰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