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學奠基人Paracelsus有一句話:“所有東西都含有毒素,沒有任何東西是完全無毒的,劑量纔是決定物質毒性的關鍵。”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們只要想正常地履行衣食住行,喫五穀雜糧,哪怕堅決不喝咖啡可樂只喝溫開水,也難以生活在完全無毒的真空。我不是誤導大家說“安全劑量”就是無毒,而是我們沒有辦法因噎廢食,所以需要在生活的方便和微小的風險之間做出平衡。

  銀行卡的盜刷也是一樣的邏輯。

  央視“3·15”晚會說到了具有“小額免密免籤”功能的銀行卡,在消費的時候不用輸入密碼、不用簽字,比如一張“閃付”卡片靠近POS機就能完成交易。央視記者發現,有不法分子在網上購買POS機,然後與銀行卡間隔5釐米,就可以成功盜刷卡里的錢。

  首先,不騙大家,央視記者說的這個現象的確存在。

  或者換句話說,不得不承認,在金融領域,要絕對的安全一定超不方便,要想多行方便肯定要犧牲一點安全係數。要到處都不想排隊、不輸密碼、無感支付、免密免籤,那麼的確,盜刷的人也免密免簽了。

  “小額免密免籤”方便在哪裏?舉幾個例子您就能有感覺:

  高速公路繳費走ETC通道,不用停車就能把過路費給付了;

  在上海虹橋停車場等處已經實現停車費“無感支付”,車牌和支付APP綁定後,出入停車庫就能不停車、不掏錢包、不掏手機,直接把停車費給付了;

  多個城市的公交、地鐵已經實現了手機一掃便能支付車資;

  中午跑去麥當勞、肯德基買個漢堡,可以避開長長的隊伍自己點單,然後手機輕鬆一揮比網上下單還快。

  “小額免密免籤”有風險嗎?有。不過這事兒還能往上一層一層遞推:就算沒開小額免密免籤,是張信用卡,正常到POS機上去刷卡,本身也有盜刷風險;借記卡也會有盜刷風險,除非卡里沒錢;用移動支付電子錢包,最後綁的也是銀行卡呀,而且大家可以去看他們每年向央行報送的安全報告,裏頭也有欺詐風險,當然他們也會賠付;那算了帶現金吧,付錢環節是沒風險了,但轉念一想,還有被偷錢包的風險……啊啊啊啊啊如何是好?

  所以,也許比談毒性更重要的,是談毒性的量和危害程度。那比談盜刷更重要的,是看問題的佔比、盜刷後有無賠付措施、以及是否給了消費者知情權及自由選擇方便與安全之間平衡的權力。

  第一是佔比(風險與量的關係)。

  據官方數據,2015年小額免密免籤業務開通以來,風險比率爲千萬分之2;可對比的數據是,行業平均交易欺詐率爲萬分之1.16。

  我們另外通過採訪渠道獲得了一組不同維度的數據,2017年“小額免密免籤”欺詐率是0.18BP;可對比的數據是,傳統銀行卡業務總體欺詐率爲1.36BP。

  第二是抵補措施(萬一中毒了就會死嗎)。

  銀聯已聯合各商業銀行建立了“風險全額賠付”保障機制,如果發生盜刷風險損失,持卡人掛失前72小時內全額賠付,超過72小時經確認爲盜刷損失的,也將獲得足額賠付。

  當然有一點要提示大家,建議開通卡片動帳提醒功能,通過短信、微信、APP能夠及時瞭解資金變化情況;也建議持卡人儘快到銀行將手中的磁條卡升級爲安全性更高的金融IC芯片卡(磁條卡發生盜刷的可能性,可比IC卡高得多啊)。

  第三是消費者知情權。

  這個問題,講真的,我自己也有一點搖擺。

  一方面,小額免密免籤還真是一項行業規則,銀聯和商業銀行已經在各渠道告知了,比如通過官網公告、領卡合約、髮卡章程、持卡人權益告知書、手機銀行、微信公衆號、短信等渠道向持卡人說明瞭情況。

  另一方面,我也問過,爲啥是“默認開通”而不是“默認不開通”呢?當時我們採訪過一些銀行,他們說其實也有過矛盾,要麼不默認開通,而是讓持卡人自己提出辦理?但這些年傳統金融機構們又怕消費者埋汰他們太保守、業務都追求安全以至於犧牲了方便、“最後一公里”沒做好,很多老持卡人,卡已經在手上了,還要讓他們主動去銀行開通一次,太麻煩了……

  也正是因爲配套有盜刷賠付的機制,因此覺得絕大多數持卡人應該都是願意享受方便的,所以就“默認開通”了。

  順便,其實支付寶、微信、銀聯等“小額免密免籤”功能都是默認開通的,持卡人如果不想用“小額免密免籤”服務,是可以自主關閉功能的,以後又想用了,還能恢復功能。

  當然,我也覺得還是有不到位的地方。比如我們在櫃面辦卡或面籤的場景裏,櫃員是否全部都能做到開口徵求一下我們的意見呢?而不是在領卡合約密密麻麻的小字裏寫那麼一行,明知道大多數辦卡人都不會讀完那些文字。

  還比如,“小額免密免籤”的自主關閉和恢復功能,能不能再做得更方便一點,讓我們在各種APP裏都能在顯要位置看到一鍵開一鍵關功能呢?(就像看到兜售我們業務的“一鍵辦卡”、“一鍵貸款”那麼一目瞭然,你們願意嗎?)

  當然這點銀聯已經申明將和商業銀行一起做出改進,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

  最後,大家也不要覺得就銀聯會遇到這檔子事兒,其實像Visa呀、萬事達卡呀之類的國際主要卡組織,都推小額快速支付業務的。例如Visa推出基於 IC卡的快速支付服務VEPS(Visa Easy Payment Service),已在全球幾十個國家和地區開通了免密免籤服務,不僅包括美國、日本、加拿大等發達國家,同時也包括印度、馬來西亞、菲律賓等經濟欠發達國家,而且免密的限額也隨着當地經濟的發展在逐步提升,目前新加坡免密限額摺合人民幣約960元,香港澳門地區免密限額摺合人民幣約850元。

  至於“隔空盜刷”的那些不法分子,收手吧。這已經是公安機關重點打擊的犯罪行爲,犯罪分子會受到嚴厲懲處,中國銀聯也將全力配合公安機關繼續加大對POS機非法買賣等銀行卡犯罪行爲的打擊力度。同時,中國銀聯還表示,會與有關各方也將進一步提高技術防控水平,持續督促收單機構加強POS終端管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