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十一年后,重回一个地方的感觉很神奇。

2004-2005年,透过扶轮社,我来到了加拿大最西岸的温哥华岛当交换学生。

温哥华岛和台湾面积差不多大,人口却只有台湾的百分之三。是加拿大,甚至是全世界最适宜人居的地方。

因为气候温和,所以很多人都选择到此地来退休,算是高龄者的天堂。

 

这一次,因为突如其来的长假,我决定回我心心念念的加拿大一趟。

这么多年以来其实一直想回来,但是有钱的时候没时间,有时间的时候没钱。

在走了一趟欧洲,又在日本生活一段时间之后,我的list上就只剩下「加拿大」这个选项。

算一算,当初的接待家庭也不年轻了,

再怎么想,都得回去看一看。

 

这一次的目的地是温哥华到中部的小镇Parksville。

台湾出发虽然有长荣和华航直飞,

但是穷困如我,

选择的是有「长程LCC」之称的中国东方航空,

尽管是在出发前两个礼拜,

也可以买到来回三万台币以内的票。

再加上两件23公斤的行李,

就决定是你啦!

CIMG5570.JPG

经过了一次转机、三顿飞机餐和不知道多久的飞行,

我们在表订抵达时间的一个多小时后抵达温哥华(YVR)机场。

 

Gary早已站在出境大厅,远远得就看到他朝我们挥手。

Judy维持她的一贯作风,带著一本书坐在旁边一边看一边等。

睽违十一年的再次见面,这种感觉很难用文字形容。

毕竟是曾经一起生活的人,彼此存在一定的熟悉感,

但是又无法忽略岁月带来的陌生感以及对方的嘴角发鬓的痕迹。

Gary看起来没什么变,至少和我心中的画面是差不多的,

不过突然觉得他怎么这么高啊!拥抱都需要垫脚(事后询问,发现他居然有188cm!)

Judy的嘴角多了些小细纹,不过她明显感觉开朗许多。

在我印象中,她曾经有一度因为工作而很不开心,常常半夜睡不好。

 

简单的寒暄过后,踏上归途。

八点多的加拿大,天色依旧亮得不像话。

我们要搭乘渡轮从温哥华回到Nanoose Bay(Gary和Judy的家)。

因为飞机误点,我们错过了八点多的那班,只能搭乘10:45PM的末班渡轮。

(港口照,等渡轮的时候拍的)

CIMG5574.JPG

两个小时过后,总算抵达了温哥华岛的Nanaimo,

从这里开始,还得再开大约半小时的车,

不过总算是越来越接近了。

 

因为天色已晚,所以其实什么都看不到。

不过一路上,Gary和Judy可能因为太兴奋,

不断地问我:「妳记得这条路吗?记得这里吗?」

晚上看起来,就是一大片黑压压的森林啊!

 

在1:30AM总算到家。

房子和之前我离开时看起来没什么太大的改变,

我房间内原本放置书桌的位置变成了一台跑步机,

电视更新成平板,就这样。

 

再次回到这个地方,才发现自己的记忆有多么片段。

很多事情都不记得了。

像是他们车上的中国结挂饰,是我留下的,

我也完全忘了...。

 

努力抵抗时差,

在2:20AM就寝,

晚安。

(我和我这次的旅伴—儿时玩伴Emily Zeng抵达房间兴奋得合影)

IMG20160804164631.jp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