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公衆號:小七解語(jrjxxn)

  作者:老北君

  

  持續了一週多的“大師在流浪”的話題,最終以“3月25日,大師坐上一輛豪車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暫告一段落。

  推崇“善始者衆,善終者寡”的沈巍最終還是沒能逃過,成爲這句話的又一典型例證。

  沈巍逃了,但那些逼他逃走的人還沒有離開,不僅沒有離開,還不斷有人從五湖四海趕來加入,他們在周圍駐紮,將沈巍流連過的地方從裏到外挖了個遍,就連垃圾桶也不放過。

  這羣失去了“獵物”的獵人們,甚至不惜將自己扮成獵物的樣子,供大家消遣娛樂。

  “流浪大師”簡直成了“流量大師”,可想而知“大師效應”已經瘋狂到什麼地步了。

  無論沈巍會不會回來,以何種方式回來,他“流浪大師”的標籤都不能再撕掉了。

  因爲很多人不會允許他撕掉的。

  

  在娛樂圈中,人設一向都是比人本身更重要的東西。一個人能不能火,會不會火,都跟他所擁有的人設息息相關。

  就像提到逗比就是鄧超賈乃亮,提到學霸就是歐陽娜娜關曉彤,提到老幹部就會想到靳東霍建華,提到雨神就是蕭敬騰,提到臭腳就是……

  對於大多數人來講,明星們都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存在,平時接觸不到,只能通過有限的曝光途徑來了解他們,所以越簡單,越有特點的人設就越容易被人記住。

  然而大家喜歡的大都不是那個人,而是那個人設,所以一旦人設崩塌會極大的影響“錢”途。

  比如之前帥大叔吳秀波因爲出軌劈腿洗腦等事件遭了秧,薛之謙的深情段子手形象也是在被曝出腳跨一支艦隊後一落千丈,“好男人就是我”的陳赫雖然依舊活躍在綜藝一線,卻再也沒有人這樣喊他了……

  當擁有了被大衆熟知的人設後,他們就必須時刻扮演這樣的人,不能再做回自己了——開玩樂,我們爲你這個形象花錢了,你說你要做回自己,我們到哪喊退錢去?

  衣衫襤褸舌燦蓮花的沈巍是被流量發掘出來的,最初給他貼的人設就是“流浪大師”——“流浪”和“大師”一個都不能少。

  雖說80年代還是大學生都是天之驕子的時期,但沈巍的學術水平肯定不可能達到“大師”的程度,別說中國,就算在上海一個區的一條街道的一個小區裏,仔細找找都能找出幾個比他強的,可一旦有了“流浪漢”的前提,那他的含“金”量可就高多了。

  要飯乞討撿垃圾的走哪都能看到,有幾個能聊諸子百家現代管理的?更何況人家還有遠大的理想,高潔的心靈和戲劇化的人生經歷,活生生就包裝成孔子口中“道不同,不相爲謀,乘桴浮於海”的形象。

  如果將太陽的光芒集中於一點可以點燃草木,那麼將全國人民的眼光集中於一處,那麼就算是一方土塊,也比鑽石更有價值。

  所以沈巍在時,流量趨之若鶩,沈巍走了,流量守株待兔,不將沈巍的剩餘價值完全榨乾,流量是不會走的——路費,住宿費,伙食費,設備費絕不能白花了。

  流量們不僅自己不會走,也不會允許沈巍走,連沈巍換身衣服也不會允許。

  就像穿着長衫站在櫃檯邊喝酒的孔乙己那樣,看一個穿着破破爛爛衣服的流浪漢說着半懂不懂的話,鏡頭內外的空氣會是多麼的快活。要是沈巍穿戴稍微整齊點,誰還願意看?《百家講壇》裏襯衫領帶的“大師”難道還少麼?

  既然封沈巍做了“流浪大師”,不管沈巍願意不願意,他都必須是流浪着的大師,不能登堂入室,也不能西裝革履。不信,看他只是剪了個頭發,颳了個鬍子照了張證件照,就有多少陰謀論出現了?

  沈巍曾經寧願被人認爲不正常也要過自己認爲正常的生活,但這個小願望已經在可見的範圍內被徹底毀了,只希望流量們別將他逼成第二個精神失常的“犀利哥”。

  又或許,再沒有人設,放飛了自我的“犀利哥”纔是最快樂的?

  

  在這個娛樂至死的時代中,想要毀掉一個人太容易。讓你忙,讓你閒,讓你病,讓你瘋……無論哪種都可以輕易把一個人廢掉。

  但是最不留痕跡的,還是給一個人設,將他捧爲網紅。

  沒有循序漸進的沉澱,只需要一個契機,一個普通人一夜之間就能家喻戶曉,然而隨即自我被拋棄,自由被剝奪,隱私被無視,因爲一大波流量會毫不客氣的蜂擁而至。

  他必須要在聚光燈下做着大家希望他這個人設該做的事,不然就是對不起觀衆,每人一口口水都能淹死他。

  這樣的生活,說羨慕的都是沒有實際體會過的。

  連續幾天跟來訪的人從半夜侃到半夜,每天就只能睡2小時,還是在長槍短炮的聚焦下,沈巍說自己像只猴子,可即便是馬戲團的猴子,到了點也是能睡個安穩覺的啊。

  沈巍在25日離開了自己的常住地後,不知去向,這對他今後的人生來說也算是獲得了一個思考和修正的機會,希望他回到人們的視線中時,還是自己原本的模樣。

  願他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縱然人在江湖,也能身由自己。

  在鬧劇結束後,看着滿地狼藉,附近路過的大媽暗罵一聲:神經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