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不见藏在线

大家好,今天是2016年11月15日,欢迎大家收看今天的《不见藏在线》,继续关注我们关于「敦煌国际艺术节」的系列报道。我是今天的主持人,柳叶氘。在敦煌国际艺术节里,有一类人,他们永远处于陪衬,但是盛大的歌舞宴会上绝对少不了他们,他们就是乐舞伎,又被亲切地称为「西天文工团」。 又被亲切地称为——西天文工团。在文工团里,又细分成三种,一种为乐队、一种为舞者、一种为歌唱家。壁画场景里歌唱家不太好表现,经常处于稍一用力就会过猛的情况。舞者和乐队是最好表现的两种。舞者绚丽的舞姿和乐队多种多样的乐器,都是盛大、繁复的佛国世界最好的细节表现题材。在敦煌壁画中有很多有名的西天文工团,例如220窟初唐文工团、112窟中唐文工团、榆林窟25窟中唐文工团、217窟全自动盛唐文工团等等。其中规模最大、形制最全、最国际化当属220窟南壁的初唐西天文工团。本团是由4名舞者和28名乐手组成。这个文工团主打的并非大唐宫廷唐乐,他们团无论是演奏乐器还是人员配置甚至舞者身上所穿的服饰,都将风格指向了龟兹乐。

- 中唐反弹琵琶乐舞图 莫高窟112窟 南壁 -dian古代龟兹人擅长音乐舞蹈,《新唐书·礼乐志十一》:「《龟兹伎》,有弹筝、竖箜篌、琵琶、五弦、横笛、笙、箫、觱篥、答腊鼓、毛员鼓、都昙鼓、侯提鼓、鸡娄鼓、腰鼓、齐鼓、檐鼓、贝,皆一;铜钹二。舞者四人。」龟兹乐对唐影响颇深,在唐宫宫廷音乐中就专门设有龟兹部,按照龟兹乐队匹配乐手。dian那敦煌西天文工团的艺术家们弹奏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乐器呢?就让我们一个一个来认识吧。今天,不见藏记者团出动,带你认识一个不一样的文工团。让我们联系现场记者,胭脂刀。柳叶氘:喂喂,小刀你在么?胭脂刀:在了,主持人好,大家好!我是今天不见藏的记者小刀,胭脂刀。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认识我们敦煌国际艺术节上的表演嘉宾——西天文工团的乐手们。点

- 中唐观无量寿佛经变 榆林窟第25窟 南壁 -

- 琵琶 -

琵琶,绝对是弹拨类乐器中的大户,琵琶在莫高窟共出现689件,数量之多可见在西天文工团中的重要性。琵琶「本出胡中」,是胡人经常在马背上弹奏的乐器。小刀:为何这位文工团成员的琵琶的演奏与我们现在的琵琶演奏方式截然不同?琵琶艺术家:谢谢大家的关注。首先要记住,我们的琵琶是没有品的,你们的琵琶的品是近代的艺术家刘天华改良的。二是我们弹奏琵琶是横抱的,因为横向抱持的姿势有利于降低重心,更加方便弹奏。三来,我们演奏琵琶一般不直接用手指触弦,而用拨子。拨子是由长条形柄和扇形拨面组成的、右手握持用来演奏琵琶的工具。四来,我们演奏的琵琶是五弦琵琶,不同的是现在你们流行的四弦琵琶出自于中亚,而我们这个时代流行的五弦琵琶则是出自于印度。

琵琶拨子dian

- 唐琵琶演奏复原 徐隿 -非常感谢我们的琵琶艺术家为我们答疑解惑,由于时间原因,不能详谈,但是琵琶艺术家确实呼声很高,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们会约琵琶艺术家做一次专访!dian

- 初唐无量寿经变 莫高窟220窟 南壁 -

- 筝 -

接下来让我们继续认识弦乐部的艺术家们。小刀又看到了一个自己熟悉的乐器,这个像古筝又不像古筝的乐器究竟是什么呢?小刀:请问这是什么乐器啊?乐手:筝。小刀:筝唐代就有了啊?坊间一直流传著筝是古琴的替代品的说法啊。筝乐手:屁,筝和琴两码事!琴不入乐队,而我们筝先秦时便已出现,在汉代时便已收入到宫廷乐队之中。到了唐代,筝已成为宫廷音乐活动的主要乐器了。在我们大唐的九部乐、十部乐中就有四部用到了筝(清乐、西凉乐、龟兹乐、高丽乐)。可以说,没有筝,西天文工团就像失去了自己的灵魂。小刀:哦哦,是我失敬了,是我失敬了!筝乐手抱著筝绝情地飘走了,只留下小刀尴尬的一人。diandian

- 初唐无量寿经变 莫高窟220窟 南壁 -

- 竖箜篌 -

小刀:哇!这就是传说中的箜篌啊!《李凭箜篌引》中李凭弹到「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的神品装备!乐手:准确来说叫做竖箜篌。(嫣然一笑)小刀:(这位温柔乐手看上去很好说话啊,要多问两个问题)能给我们观众详细的介绍一下这种乐器么?竖箜篌乐手:竖箜篌属于西亚系乐器,最先传入西域,成为龟兹、疏勒、安国乐中的一员,并在那里得以发展光大。伴随著西域诸地同内地文化、贸易交流日益增多,特别是魏晋至隋唐间佛教及其造像艺术的大量涌入,竖箜篌也受到了华夏民族的青睐,风靡华夏。筝乐手:而且他所演奏的箜篌为二十二弦。小刀:什么意思?很厉害么?筝乐手:废话,你看看琵琶,才五弦,你看我们才十二弦,你想想要控二十二弦是什么概念。小刀:哦!我懂了!这么厉害啊!!!!失敬失敬!竖箜篌乐手:你看你把人吓的……筝乐手:是她自己不做功课,什么都不懂嘛~!

- 中唐观无量寿佛经变 榆林窟第25窟 南壁 -

- 凤首箜篌 -

竖箜篌乐手:这位小姐姐不要介意,我们之所以叫竖箜篌,是因为还有一类箜篌叫凤首箜篌, 虽然也叫箜篌,但是造型和琴弦数量大不一样哦,是从骠国处传入的,由舒难陀王子带入长安。我们则是由波斯传入的。小刀:原来这样啊,真是太谢谢老师您的教导了。竖箜篌乐手:不用谢,我们先去排练了。喂,弹筝的,我们先走吧。dian

- 中唐反弹琵琶乐舞图 莫高窟112窟 南壁 -

- 阮咸 -

依依不舍的告别了温柔的竖箜篌乐手,接著小刀又看到了一个自己熟悉的乐器,阮。但是阮咸演奏家在忙著演奏,小刀只能给大家稍微介绍一下了。 阮是一种汉族传统乐器,阮咸的简称。相传西晋大文学家阮咸善弹此乐器,所以这个乐器就被叫做了阮咸。唐代的阮,有四弦、十三柱,已经是比较完善的乐器了。是演奏清商乐和龟兹乐的重要乐器。看完了弹拨乐的各位大大们,接下来,让小刀带大家走进吹奏部。

- 初唐无量寿经变 莫高窟220窟 南壁 -

- 尺八 -

小刀:这个乐器的放大版我好像在日本见过诶!乐手:这叫尺八,不过确实你们这个时代日本的民乐中经常用到。小刀:那事实上是中国民乐乐器?尺八乐手:对,尺八其实是结结实实的中国乐器。东汉时期,尺八的前身羌笛已流传于民间;隋代成为宫廷主乐;至唐大盛,用于宫廷乐舞,至盛唐时由日本遣唐使带入日本。而到了宋代,来自民间的箫、笛等乐器逐渐取代了用于宫廷雅乐的尺八的地位,以致在我国已见不到这种古代的乐器了。diandian

- 初唐无量寿经变 莫高窟220窟 南壁 -

- 筚篥 -

小刀:那小哥哥,这个长得像竖笛一样的东西是什么呢?尺八乐手:这个东西叫做筚篥。小刀:Pardon?筚篥乐手:[bì] [lì]小刀:【抬头望天状】筚篥乐手:筚篥,又称悲篥,是由古代龟兹的乐手发明创造的一种吹奏乐器。其实,这个乐器名称就是古龟兹语的音译,所以名字才这么难写。这种乐器本是龟兹牧人放牧时使用的乐器,声音悲彻,可在龟兹乐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次我演奏时都会想到我的家乡……小刀:呜呜呜好感动的,那能说说你的家乡么?筚篥乐手:不要!小刀:那你们和笛子有区别么?筚篥乐手:当然有,我们是竖著吹,笛子是横著吹的,而且他们还没有笛膜,难怪呕哑嘲哳难为听。小刀:好了好了,明白了……小刀收获筚篥乐手白眼一枚。

- 中唐观无量寿佛经变 榆林窟第25窟 南壁 -

- 笛子 -

diandin

- 中唐观无量寿佛经变 榆林窟第25窟 南壁 -

- 笙 -

小刀:终于看到了一个中国的本土乐器呢!笙乐手:不容易啊!我每次看到萧和笛都想冲上去喊同志。小刀:那就把萧也一起介绍了吧,我看他也挺忙的。笙乐手:没问题~!我们笙是吹奏乐之一,一般用十三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制成,其实啊笙在中国出现得很早,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笙就已经出现了,你看「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句中就出现了笙。而箫,唐代时的排箫就被称之为箫,竖箫也被称之为箫,二者都是箫。

- 中唐观无量寿佛经变 榆林窟第25窟 南壁 -

- 箫 -

dian

- 中唐观无量寿佛经变 榆林窟第25窟 南壁 -

- 排箫 -

diandian

- 中唐观无量寿佛经变 榆林窟第25窟 南壁 -

- 海螺 -

非常感谢笙乐手尽心尽力的介绍,诶,小刀看到了一个神奇的乐器,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小螺号,滴滴的吹,海鸥听了展翅飞」海螺乐手:海螺是佛教中是珍贵的法器,也是在文工团里少不了的一种乐器。虽然经常被人误认为在啃桃子,但是人家还是一本正经地在演奏乐器啦。告别了吹奏乐,让我们向打击乐进发。做过功课的小刀在这里要告诉大家,进入打击乐,可能会有一种自己是文盲的错觉,别哭,站直了,告诉自己,我不认输!点

- 中唐反弹琵琶乐舞图 莫高窟112窟 南壁 -

- 鸡娄鼓与鞀鼓 -

小刀:请问一下,您演奏的是什么乐器呢?鼓手:鸡娄鼓和鞀鼓。小刀:What??鼓手:鞀这个字读táo,鞀鼓名字难写,事实上生活中很常见,仔细观察鼓会发现,鼓身两旁缀灵活小耳,执柄摇动时,两耳双面击鼓作响。俗称「拨浪鼓」。 本是北方少数民族的鼓,通过进贡传入中原。而鸡娄鼓的得名可能是因为造型像鸡篓子。鼓腰有环,可以穿过绶带将鼓系在腋下演奏。一般来说,是左手拿著鞀鼓,腋下夹著鸡娄鼓,右手击打鼓面来演奏。小刀:一个人演奏两种乐器,累不累啊?鼓手:架子鼓一个人还要演奏不同的五六种鼓呢,你问累不累啊。小刀:好吧好吧,您开心就好。点

- 初唐无量寿经变 莫高窟220窟 南壁 -- 右侧为羯鼓 左侧为腰鼓 -小刀:啊,这种乐器,小刀去凤凰旅游的时候在那种小音乐店见过,但是他们叫这种乐器叫非洲鼓,敢问一下鼓手大大,这是什么鼓呢?腰鼓乐手:我们这种叫做腰鼓,是两头都拿在手上的,腰鼓是由西域传入中原,历经两晋、南北朝、隋唐,成为龟兹乐中重要的打击乐器。放在地上的那种叫做羯鼓。羯鼓是一种出自于西域的乐器,据说来源于羯族(五胡乱华的胡人之一)。 羯鼓两面蒙皮,腰部细,用公羊皮做鼓皮,因此得名。羯鼓是放在地上用鼓槌击打的。鼎

- 初唐无量寿经变 莫高窟220窟 南壁 -

- 揩鼓 -

哇,前面有个长得特别像小军鼓一样的鼓,但是看乐手的打击方式和小军鼓用鼓槌打不太一样,到底这是个什么乐器呢?我们去看看?小刀:请问这是什么乐器啊?揩鼓乐手:这是揩鼓,又名答腊鼓,原本是藩乐部的乐器。我们这种鼓是羯鼓的一种,只不过一来比羯鼓要短,将近短了一半。因为打击方法是用手指揩打,所以叫「揩」。小刀:谢谢鼓手大大的解答!比心!dian

- 中唐观无量寿佛经变 榆林窟第25窟 南壁 -

- 檀板 -

小刀:这个我认识,有点像打快板的那种板子!拍板乐手:没错,你们那种快板檀板就是从我们这种拍板演变过去的。拍板又叫檀板。我们拍板在唐代时成为龟兹乐中不可少的乐器,是用来控制节奏的。成语里常说的「一板一眼」的板,指的就是我手中这个拍板。dian

- 初唐无量寿经变 莫高窟220窟 南壁 -

- 方响 -

小刀:这个东西,是不是磬呀?方响乐手:我们这个东西叫做方响,出现在南朝梁代。是由十六块大小相同的长方形铁板、铜片或玉片组成,以厚薄不同定音高,分上下两层悬挂,用小铁锤敲击。虽然和编磬有些相似,但是已经不是编磬了哦。而且做得这么小,还可以方便携带。dian

- 初唐无量寿经变 莫高窟220窟 南壁 -

- 碰铃 -

啊看了这么久终于看到了个小刀认识的东西,这个乐手大大手中的东西被称为碰铃。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在中国流传开来了,是乐队打击部中虽小但绝不可缺的一种乐器。也称「星」。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六朝击星俑」,所谓的击星俑指的就是敲打碰铃的乐手。今天我们不见藏记者团对西天文工团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的采访,让我们认识了这群远道而来的国际乐手们。如果你们想看他们的演出,就到敦煌来吧。每年的敦煌会有四期国际艺术节,一次三个月。这群国际乐手都一直会在敦煌等你的。今天的现场采访就到这儿了,谢谢大家收看,主持人。12不见藏在线

好的感谢我们现场记者胭脂·不靠谱·刀,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