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公司高管的提拔,辭職轉行互聯網,如今轉行一年半,想把所有轉行的經驗告訴你。

一直有知友來諮詢我轉行的問題,在跟他們溝通的時候,我發現一些共同特點:

不喜歡自己的工作,也不知道應該幹什麼,不知道什麼行業好,更不知道應該怎麼轉行。

想要我轉行資料的,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小強職場說 免費獲取

所以,我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你解決這些問題:

第一點、想清楚你為什麼要轉行?

第二點、你應該選擇什麼行業?

第三點、怎麼做才能進入這個行業?

第四點、關於在新行業發展的一些建議

一、你為什麼想要轉行?

每一次有人來諮詢我轉行的問題,我都會問他們這樣一個問題:你為什麼想要轉行?

有人說自己所在的行業是夕陽行業、有人說自己不喜歡這樣的工作、也有人說公司業務狀況不好,同事關係不好處理等等......

但是,他們裡面真正決定轉行的人並不多。

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一個叫小雨的女生,18年6月份的時候來找我溝通,說自己想要轉行,當時給了她一些建議。我以為她會參考去行動,結果她11月又來找我訴苦,說自己過得很痛苦,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

我問她之前為什麼沒有按我的建議去做,結果你猜她說了一句什麼?

她說自己在這裡工作,雖然很痛苦,但是一想到轉行的代價,要放棄之間所有的經驗,就覺得難以承受。

在經濟學裡面,有一個叫「沉沒成本」的概念。

大意就是指,人們在決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僅是看這件事對自己有沒有好處,而且也看過去是不是已經在這件事情上有過投入。

我們把這些已經發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時間、金錢、精力等稱為「沉沒成本」。

而轉行最大的阻礙就是「沉沒成本」:你大學所學的專業、你過去所有的工作經驗、你現在所擁有的舒適區......

當我們過於在乎「沉沒成本」的時候,其實是最痛苦糾結的,你不知道自己的選擇是否足夠正確,你也不敢選擇改變。

與其糾結,不如好好想想這個問題:你為什麼想要轉行?

我相信不會有人是為了喫苦轉行的,對於我自己而言,轉行的目的在於:追求一種更幸福的生活和工作狀態。

於是,我仔細分析了自己從事的工作,發現它除了能夠帶給我基本收入的增長,基本不能帶給我任何幸福感,所以我才最終決定轉行。

基於我的親身經驗,給你的建議是:

看一個行業或者工作,不要只看眼前的狀態,而是更應該關注5年後、10年後的狀態。千萬不要為了短暫的舒適區放棄了更大的森林。

二、應該選擇什麼行業,什麼崗位?

行業從某種程度上,已經決定了一個人的天花板。

例如你選擇了一家行業下游的公司,這個行業的規模也許是10個億,分流到各個公司,可能人均收益的天花板只能到10萬,你在原地怎麼努力,都沒辦法突破。

市場需求和規模只有這麼大,人均效能上不去,未來發展必定受限。

如果你選擇一個行業上游的公司,市場規模是萬億級,那麼在這個市場上,你的發揮空間就是前者的上千倍,你個人的職業起點和天花板,也會高很多。

這是關於行業的選擇,還有關於行業的更迭:

有很多人會抱著把某個行業一直幹下去的信念,但是朝代有更替,行業亦有興衰。

在行業更迭的浪潮中,其實很難一直處在黃金時代。

今天你選擇了一個大好的朝陽行業,也許過幾年這個行業就衰落下去了。

就好比前幾年大熱的建築業,現在由於國家城市化進程的逐漸完善,就會逐漸地進入收縮期。

應該怎麼做,才能在行業更迭的浪潮中成長呢?

其實這個問題很多大佬都給出過答案:保持終身學習,跟隨行業成長。

在我決定轉行離開建築行業的時候,我曾經想過自己可能想要從事的行業:金融、房地產、快消、互聯網......最終我選擇了互聯網行業

原因很簡單:我喜歡這個行業,這個行業也有足夠的生機讓我去發展。

關於行業選擇,我給你這樣一點建議:

一定要注意到政策和社會的變化!!!

一定要注意到政策和社會的變化!!!

一定要注意到政策和社會的變化!!!

2018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這句話隱含的意思其實是:

未來是消費升級的時代,人們的需求將不斷進化,對於美好生活的追求會衍生出來很多紅利:

線下新零售、人工智慧、產業互聯網升級、智能家居等等.....

未來行業的紅利,很多都和互聯網密切相關,所以,為什麼我選擇離開傳統行業,也是這個原因。

那麼行業選定後,應該選擇什麼樣的崗位切入呢?

我認為需要考慮這樣幾點:

1、在未來5-10年,不會被人工智慧取代

最近兩年,人工智慧頻繁亮相新聞頭條,足以讓人恐慌。

阿里的未來酒店,沒有一個人,全是AI全自助入住和服務;

電商行業,人工智慧逐步代替真人客服,情商不差真人,甚至還能給你講幾個笑話;

教育行業,人工智慧也開始入侵......

也許未來5-10年,人工智慧就會像當年工業革命機器取代人工一樣,取代掉很多工作。

在這樣的形勢之下,我們在選擇行業的時候就應該避免選擇一些准入門檻低,重複性高的工作。

當初選擇做互聯網運營領域也是這個原因,因為這是一個與人打交道的工作,需要洞察和理解人性,所以短時間還很難被Ai取代。

2、有足夠高的天花板

為什麼快遞員的待遇比大部分白領還要高,但是卻很少有人願意從事?

因為這是一個天花板非常低的行業,未來的職業想像空間很有限,而且被取代的風險很高。(說得簡單一點,脫穎而出的概率太低了)

所以在選擇工作或者行業的時候,職業天花板也是很重要的決定因素,這決定了你未來的縱向發展空間。

如何知道一個職業未來的天花板呢?

其實很簡單,去招聘網站按照條件篩選一下5-10年這個區間的招聘崗位,基本上就可以發現還留存有哪些行業和崗位了。

通過這張圖,基本可以瞭解到,5-10年經驗的崗位,機會比較多的不再是某個單一技能或者單一業務線的能力,而是需要綜合業務能力的崗位——比如管理+專業線、業務線負責人等等。

有了這些參考,我們在選擇行業的時候,就可以有側重地進行選擇,否則一不小心選了一個發展慢、晉陞渺茫的工作,後悔都來不及。

3、需要符合自己的價值觀

很多工作雖然很掙錢,比如做黑五類的產業、網路灰色產業鏈,但是如果這件事情遊走在法律邊緣,還是不要碰。

像當年做互聯網黑產的一些「大佬」,有些現在還在牢裏關著呢。

對了,為了方便你決策,你可以根據這張表來決定你的職業選擇:

說一下這張表怎麼用:

首先,把你對工作的相關考慮因素都放在這個表裡面

然後,依次在工作價值一欄填寫現在工作和目標工作的各項分數(自己設定)

最後,把工作價值這一欄求和

這樣,你就分別得到了兩份工作的價值總分,對比兩個分數,我相信你心目中自然會有權衡。

三、怎麼做才能進入這個行業?

面對一個陌生的行業,怎麼樣才能切入,我剛打算轉行的時候,就走了很多彎路:

剛開始想入行運營,於是在招聘網站跪求HR,結果發現並沒有任何卵用,HR根本不搭理你。

後來想通過看書學習知識,發現看了幾本書,結果就知道了一些概念,沒有經過實操,反而是越看越虛。

直到在一位師兄的引導下,開始系統學習理論,實操做項目,拿到了一些成績之後,才總算是踏進了互聯網的大門。

......

所以,千萬不要想當然地去勾搭HR~

我轉行互聯網的經驗,全部都總結在這篇文章裏了,應該可以讓你少走很多彎路:

零經驗跳槽轉行互聯網,需要準備什麼?

最後、關於在新行業發展的一些建議

在我將入職互聯網公司之前,一位學姐給了我這樣一句忠告:

入行不是終點,而是開始。

後來我發現的確如此:互聯網是一個需要不斷自我進化的行業,知識更新迭代的週期太快,作為從業者,只有不停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速度。

也就是說:必須快速建立自己的職場核心競爭力——人脈資源壁壘、職業技能、底層邏輯。

在公司,結果永遠是第一位的,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才能將個人價值最大化發揮。

轉行後的成長,我想跟你分享這樣幾點:

1、先在站穩腳跟,證明自己的能力

如何站穩腳跟,我這裡有3點建議:

1)瞭解公司的業務及其競爭情況

公司的業務是做什麼的,目前行業競爭情況是怎麼樣的,公司目前處於一個什麼樣的發展階段?

不同行業,不同的競爭情況以及不同的發展階段,公司的發展路徑是不一樣的。

例如:你進入一家新興的電商平臺,但是這個行業已經有很多巨頭,那這家公司就註定了很難做成像京東、淘寶這樣的大平臺,頂多成為某個領域的小而美的產品,做某一個垂直領域,例如:生鮮、00後市場、母嬰等,掙一些他們不掙的錢。

這個時候,初創公司互聯網運營的目的找到種子用戶,進而驗證產品的模式是否能夠走通。

所以這個階段公司不是要把業務量瞬間爆發起來,而是小心驗證,快速迭代,如果證明模式可行後,接下來纔是快速擴張階段——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增長階段。

在這個階段,公司是野蠻成長的,核心目標是快速的用戶增長和業務增長,所以增長就是這個階段的最主要任務。其他的所有事務,都是為了增長而服務的。

所以,我們這個階段在做彙報的時候,不求PPT有多好看、數據多麼完整,而是好用、核心數據完整,你更多的時間需要放在更核心的事情上。

至於公司到了一個非常成熟穩定的階段了,這個時候,把用戶價值最大化、品牌價值最大化就成了重要的事情。

2)小步快走,快速驗證和反饋

初入一個行業的時候,除了公司已經給到的培訓,我們始終要養成一種「自我迭代」思維。

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多去思考一些公司業務邏輯相關的內容。然後找到自己崗位的核心指標,剛去公司的時候就是將這個核心指標做好。

然後在自己工作的職責內,小步快走,找到最有效的出成果的方式。

3)法無禁止即可為

第一次聽說這句話是從張君那裡,意思就是說:

凡是沒有規定不可以做的事情,都可以去做。

對於這一點,我的感受很深刻,剛開始我進入公司的時候,本來是負責廣告投放,但在測試過程中發現產品目前還並沒有具備投放條件。

所以在工作之餘測試內容營銷,經過測試之後發現:這條路竟然很容易就走通了,於是擴張團隊來把內容營銷這件事情持續做了下去。

從這件事情,我得出一個經驗:人不要被自己的崗位所限定,當你認為某個事情或者業務值得做的時候。先去進行小範圍的測試,然後反饋給上級,如果這件事情值得持續做,那麼你很有可能就會這個業務的負責人。

2、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在任何一家公司,個人能力永遠是服從於團隊的。你可以全面發展自己能力,但一定有一個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舉個例子:

銷售文案專家關鍵明,從月薪300的文案小白,到後來進入奧美,離開奧美出書、自己創業,一直都沉浸在文案領域。

雖然關老師在新媒體、社羣運營方面都是高手,但是人們認知他是基於文案大師這個IP。

在工作之中更是如此,CEO也不是全能的,很多能夠成為CEO的人,不是因為他的各方面能力很強,而是戰略規劃、管理能力突出。

所以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我們職業發展中,必須要思考的一個問題。

例如在運營領域:

分為新媒體運營(新媒體又可以進而細分為微博、知乎、微信、抖音頭條等)、產品運營(優化和迭代產品)、用戶運營(用戶活躍、留存、付費、口碑等)等等多個方向,很少有人精通多個方向的,因為運營這個圈子涉及的領域太廣了。

那麼在剛開始找工作的時候,就不應該見一個運營崗位就去試試,而是從一個垂直的領域做起,成為管理層之後,再考慮橫向技能的拓展。

3、把死磕的精神發揮到底

認定了一個方向就堅持下去,這個世界聰明人很多,但是聰明人用笨辦法堅持做一件事情的人很少,這些人無一例外就成了高手。

最後,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到你!

我是小強,90後摩羯座斜槓青年,知乎專欄作者

微信公眾號:小強職場說 (ID:littleQ94)

關注後回復「面試作品」,可獲得我零經驗轉行,入職互聯網公司的面試作品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