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民20世紀70年代以後,左翼運動急劇地衰落和消失了,之後便是保守主義的泛濫、蘇聯 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解體,以及資本主義在全球的凱歌行進。儘管在60年代西方學生 運動之後出現了新社會運動,但無論其鋒芒和規模都無法與60年代的學生運動相比。60 年代的西方學生運動把鬥爭的矛頭指向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那種眾口一詞地歌頌「富裕 社會」的令人窒息的文化氛圍。讓人備感壓迫性的現代社會結構、社會實踐、文化及思 維模式正在遭受普遍的反叛。雖然激進的學生運動最終煙消雲散,未能像當初許多人所 設想的那樣在學生運動之後會繼續掀起革命的巨瀾,但這場遍及整個西方的大規模的學 生運動所帶來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以至於它一再引起國外不同階級和不同政治派別人 士的關注和討論。但是,國內對20世紀60年代的學生運動卻缺乏全面的討論和介紹。( 註:作者認為國內對西方學生運動缺乏全面的討論和介紹的原因有二。其一大概是經典 的馬克思主義階級理論認為學生不是一個獨立的階級,而是依附於某個階級而存在的, 因此很少把學生作為一種歷史活動的主體加以研究。其二是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中國政 治和學術的走向也影響到對60年代西方學生運動的研究。從那時以來,在批判極「左」 傾向的危害之後,中國學人將其注意力傾注於政治改革和改良之類的問題上來,對西方 的研究轉到了對西方資產階級主流政治社會的研究,對西方政治思潮的介紹則傾注於自 由主義和保守主義,從而把亟待研究的像20世紀60年代西方學生運動、新左派一類的課 題推到史壇和講壇後面去了。參見《反叛的一代》前言。)在這種情況下,沈漢教授和 黃鳳祝博士推出的《反叛的一代——20世紀60年代西方學生運動》(甘肅人民出版社200 2年7月出版)一書便凸顯出了它的價值。本書全面系統地闡述了20世紀60年代西方各國 學生運動發生、發展、衰亡的歷史過程,首次深入審視了這場運動的基本特質和非同尋 常的成因。這是我國在世界史研究領域和政治學研究領域取得的又一可喜成果。作為一部內容豐富的專題史,《反叛的一代》一書最可稱道的成功之處在於它對20世 紀60年代學生運動基本特質的深入審視。關於60年代學生運動的性質,一些西方學者從 不同的立場出發得出了迥然不同的評價。1969年,薩特在回顧「五月風暴」的經驗教訓 時說,「可以認為革命在發達社會內是可能的了」(註:徐崇溫:《西方馬克思主義》 ,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2頁。);雷吉斯·德布雷認為:「1968年5月是新資產 階級社會的搖籃」;密特朗認為,「五月事件」不可能導致一次革命,因為環境還沒有 幫助無產階級和知識分子走到一起來;沃勒斯坦認為,1968年是世界體系內發生的一場 革命,是我們現代世界體系歷史上最偉大的形成性事件,是一種我們稱之為分水嶺的事 件。霍布斯鮑姆則評論說,「60年代末期學生的反抗運動,是舊式世界革命的最後歡呼 」,「……向那些以為已經將西方社會問題永遠解決了的成人,提出一個『必死的象徵 』」(前言)。面對如此迥然不同的評價,本書作者在佔有大量事實材料的基礎上,通過 綜合考察和深沉的理性思索,透過紛繁複雜的現象揭示事件的本質,將20世紀60年代在 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爆發的這場近乎革命的學生運動的基本特質界定為:「它主要不是社 會運動,而是包含著文化和政治目標的運動。」(《反叛的一代》前言)作者運用比較政 治學的方法,通過對20世紀60年代西方學生運動爆發原因與19世紀歐洲歷史上發生的那 些資產階級革命和社會革命運動爆發原因的比較,對作出這一界定的原因進行了深入系 統的闡述。作者指出,20世紀60年代不存在發生社會革命運動的特定環境。以往的社會 革命運動都具備那種客觀的經濟社會危機所造成的革命形勢,即常常以普遍的經濟危機 、自然災害、糧食歉收、失業作為其背景;相反,這次學生運動爆發於西方資本主義經 濟的繁榮時期。從1950年開始的20年間,歐洲生產以每年平均5.5%的複利式增長率發展 ,美國同期國民生產總值的每年複利式增長率也達到了3.7%。失業率也空前降低,60年 代歐洲各國的失業率僅僅為1.5%。因而60年代西方學生運動爆發的原因應當到資本主義 社會經濟領域以外去尋找,即它的主要原因在於政治、文化和心理方面。這就決定了, 此次運動的發動者和主要力量不是工人階級或農民階級,而是出身於中產階級或中產階 級下層的學生,社會構成比較狹窄。這種狹窄的社會構成加上特定的社會經濟環境就決 定了20世紀60年代西方學生運動「提出的綱領和口號的主要內容限於資本主義社會的大 學教育、社會文化和日常生活的批判」(第4頁)以及對美國在東南亞侵略戰爭政策的尖 銳地抨擊;這次學生運動「對其鬥爭的最終目標認識模糊,缺乏一個深刻的社會綱領, 這就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這場學生運動可以一時震撼資本主義制度,卻無法從根本上動 搖西方國家資產階級的統治」(第4頁)。因此,作者認為:從歷史運動的類型學而論, 這次學生運動屬於一種政治文化運動和民主運動,不屬於嚴格意義上的革命和經濟社會 運動。作者對這一學生運動基本特質的界定,為人們全面深入理解20世紀60年代的西方 學生運動的性質提供了一個正確的認識視角。此外,本書從不同的角度,對這一運動其他特質的界定也極富見地。作者認為,與近 代時期那種舊式革命相比,60年代學生運動的一個明顯特點是,它是一次發生在現代世 界體系和全球化形成時期的革命運動。「亞非拉第三世界反殖民主義的民族解放運動和 社會主義革命運動、反對美國帝國主義的革命戰爭此時正反轉過來衝擊著發達資本主義 國家。西方學生運動是對後者的反應和呼應。反叛的學生一代從第三世界的反帝反殖民 主義鬥爭中得到了靈感和榜樣的啟示,切·格瓦拉、卡斯特羅、胡志明成為西方學生心 中的革命偶像」(第383頁)。「倘若當時不發生第三世界眾多的革命性事件,恐怕學生 運動的內容和規模會與現實所展示的相差甚多」(第383頁)。除上一特點外,60年代學 生運動還具有「語言上有戲劇性和誇張性」的特點。與「在19世紀那些真正的革命中, 運動的實質往往超過了運動參加者提出的口號」不同,此次學生運動的參加者大量借用 階級、階級鬥爭,以及革命這類人們已經非常熟悉的馬克思主義語彙,然而「他們的絕 大多數是否真正準備進行一場革命,確實值得懷疑。在這場運動中,莊嚴和浪漫、革命 和戲謔、激情和荒誕、信仰和烏托邦交織在一起」(第386頁),從而運動提出的口號帶 有戲劇性和誇張性,明顯超過了運動的實質。毋庸置疑,本書對這些特質的界定是耐人 尋味的,它體現著作者厚重的歷史沉思和冷靜的辨證思維,給讀者以有益的理論啟迪。在以上這些成功之處以外,《反叛的一代》作為一部深入審視20世紀60年代西方學生 運動的著作,其審視的深入性還表現在它對這次學生運動左翼的思想來源的分析上。作 者指出,60年代西方學生運動左翼的思想來源是非常混雜的,它同時受到多種社會主義 理論和激進思想的影響,其中既有「新左派」思潮、毛澤東思想、卡斯特羅和切·格瓦 拉的思想、胡志明思想,也有中國「文化大革命」的思潮以及托洛茨基主義和無政府主 義。本書對影響學生運動的各種思潮或思想都有系統深刻的剖析和精闢新穎的論見,但 筆者以為,最值得一提的還是作者對「新左派」思潮和運動的分析。國內研究60年代西 方學生運動的著述本就不多,且大多從「西方馬克思主義」中尋求和澄清學生運動的左 翼思想來源,而對在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內部激烈的論戰背景 下所產生的「新左派」鮮有提及。本書則加強了對「新左派」思潮和運動的研究。作者 認為,在20世紀60年代西方學生運動中很有影響的「新左派」指的是不同於「老左派」 的左翼政治派別。「『新左派』一般說來不像『老左派』那樣具有政黨組織的形式,他 們或是作為學生組織的核心力量,或是以某種左翼刊物為陣地和核心的鬆散的群體,也 可以說,『新左派』沒有明確固定的組織形式」(第22頁)。與歐美各國的「老左派」在 大多數歐美國家採取合法的議會活動路線不同,「『新左派』對資本主義國家持挑戰或 懷疑態度。他們反對議會道路,否認政治經濟權力的集中化,主張憑藉直接鬥爭的經驗 和直接行動來解決問題。『新左派』最基本的特點是它反對資本主義國家權力和政黨, 對官僚和代議制政府表示不信任」(第23頁)。此外,新老「左派」的不同還表現在對「 資本主義工業化的異化作用」的相異見解、對「左翼政治組織的組織原則」的較大分歧 、對「左翼組織的階級基礎和依靠對象」不同看法等諸多問題上。本書作者這一比較分 析的切入點和對「新左派」的看法,不媚俗、不從眾,給人以清新獨到之感。《反叛的一代》寫的是20世紀如大海中的波濤,幾經聚合,一時排山倒海,爾後又遽 然衰退的西方學生運動,寫的是西方資本主義社會深層的內在矛盾和問題所致,並反映 外部世界對資本主義國家的衝擊和作用的西方學生運動,但作者的視野沒有局限於此, 他們深思的是運動的未來和未來的運動。正如書中所指出的,「在全球化時代,資本主 義的內在矛盾始終存在,反資本主義的力量的構成則在發生變化,富於鬥爭性和批判性 的社會力量及新的社會運動會不斷湧現。運動的實踐將走在理論之前,給我們以教益。 這就是20世紀60年代西方學生運動給我們的啟示。」從這一點來說,本書具有特別重要 的現實意義。最後,《反叛的一代》在編寫體例上也有許多創新之處。本書分為20世紀60年代西方 學生運動的歷史環境、美國的學生運動、英國的學生運動、法國的「五月風暴」、聯邦 德國的學生運動、20世紀60年代西方學生運動的若干特徵六章,每章都是一個獨立的單 元,合而為一部完整的世界專題史。這一體例安排讓人們既能夠從整體上把握西方學生 運動爆發的普遍原因和這一運動的基本特質,又能夠了解具體國家學生運動爆發的特定 緣由和個別特點,從而使本書顯得分合有致、脈絡清晰。同時,作為合著之作,兩位作 者分別從個人的研究方向和資料條件出發,合理地選擇了自己所承擔的部分。因而各部 分都寫得深入淺出、通暢易懂,保證了全書質量的總體平衡和風格的前後統一。當然,本書也存有美中不足之處。筆者認為,最主要的不足之處在於對「西方馬克思 主義」的分析力度還稍顯不夠。「西方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思潮,一般都從匈牙利的 盧卡奇於1923年發表《歷史與階級意識》一書算起。但1968年爆發「五月風暴」之前, 它長時期內若隱若現地持續和發展著,影響並不大,更談不上廣泛流傳。可是,「五月 風暴」之後,這種狀況發生了根本變化。本書如加強對「西方馬克思主義」與60年代西 方學生運動關係的研究,可能會有利於人們對西方學生運動左翼思想來源的進一步理解 。史學理論研究200303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