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老街裏總是會有一些修理師傅,騎着自行車走街串巷,邊走邊吆喝。那個年代,鍋碗瓢盆,都在修理範圍內,東西壞了修修就可以繼續用,修東西是一件有意義的技術活。

  今天,很多人不再習慣舊,壞了就買新的,修起來太麻煩。但有些東西能丟,有些東西承載了太多回憶,丟不得。於是,修復師就出現了,他們可以用自己靈巧的雙手,將物件兒恢復原狀,幾乎與先前無異。

  ╱壞了的物件兒,捨不得丟就修修吧

  無論什麼年紀什麼人,家裏都有那麼一兩個物件兒,因爲時間久了,有些許破損,卻棄之可惜,於是感慨要是能修一修就好了。

  而25歲的汪偉就有一個神奇的“魔力”,只要你有東西破損了,他都儘可能去修復它。鐵的、鋁的、皮的、木質的都可以修,有很多人慕名而來,找他修復物件兒。

  有一位奶奶的葫蘆絲意外摔碎了,這是過世老伴兒送給她的,意義非凡。得知此事,他二話沒說就免費幫忙去修。拿到葫蘆絲之後,汪偉耐心地選擇修補材料,塑造好了之後,再進行打磨、調色、上色,很快葫蘆絲就煥然一新。當他將修復好的葫蘆絲遞給奶奶時,奶奶開心得像個孩子。

  “後來,這位奶奶一直給我打電話表示感謝,還要給我介紹對象,我跟她說我結婚了……這東西可能不值錢,但是睹物思人的這份感情很重要,我修好了這個,奶奶因爲心情愉悅了還會更加長壽呢。”

  類似的修補例子還有很多,幫94歲奶奶修補柺杖,幫條件不好的學生修復吉他……對他而言,這早已不僅僅是工作了,更多的是可以幫助別人留下那份珍貴。

  平凡的想法,卻彌補了一位老人的遺憾,也正是這份溫暖的善意,賦予了修復師這個職業另一番意義。

  ╱

  如果萬物皆可修,是不是就沒有那麼多遺憾

  《前任攻略》裏有句話說得很好:“在老一輩人的眼中覺得壞了的東西是可以修的,而對於我們來說,東西壞了就應該換,我們總會覺得有下一任,所以現任纔會變成前任。”

  去年有個男生,他非常喜歡桌球,但女朋友不理解。兩個人因爲這事吵過很多次,爭吵過程中女生把球杆踩斷,兩人因此決裂,男生覺得女朋友無理取鬧。過不多久,女生也覺得自己太沖動了,於是想要將斷裂的球杆修復好,想借此破鏡重圓。

  汪偉接到這個單子的時候,瞭解完其中緣由,決定幫女生修復好杆子,並幫忙喊話,希望可以修復他們的感情,他說這輩子找個愛你的人不容易,要懂得珍惜纔好。

  壞了的東西,修一修就好

  對於這份職業,經常也會有人無端惡意揣測,說一些中傷的話,但用汪偉的話來說:“有些事不需要多解釋,心中無愛的人,又怎麼會懂呢。”

  用自己的方式生活,又何必在意旁人的眼光呢?

  如今,汪偉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很多人會專門找到他,讓他幫忙修復一些物件兒。他給有錢的富商修,也給經濟困難的老百姓修。不同的是,有錢的人,高端的材料會適當的有些收費,而沒什麼錢的人他就儘量不去收錢。

  這是份工作,更是一份堅守。通過這門手藝可以聽到各種故事,遇到各種人。他也願意通過修補,讓人們感受到快樂,自己也能力所能及地去幫助身邊人。

  修復,往往是一種新的開始,承載着對逝去的思念,攜帶着對未來的期許,心懷希望繼續向前行進。

  感恩是前進的方向標,小小善舉也能溫暖身邊人。東西壞了可以丟,但善意不能丟,修復師,修的是物件兒,更是人心。

  設 計:王 凱 祺    撰 文:羊 小 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