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聽一首聖誕歌曲《Do you hear what I hear》,覺得裡面那句,星啊星啊,在夜晚跳舞,聽上去非常熟悉,很像另外某一首歌裏的某一句。想了半天,終於在臨睡前想起來是邁克爾傑克遜創作的羣星合唱的公益歌曲《天下一家(we are the world)》。

1985年3月份發行的《天下一家》,是受到英國公益歌曲《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的啟發,而創作的慈善歌曲。

後來,臺灣的《明天會更好》和大陸的《讓世界充滿愛》又是對《天下一家》的模仿,都是同類型的提倡友愛和平的以公益慈善為目標的合唱歌曲。

這幾首廣為傳唱的公益歌曲的始祖,英國的《Do they know it』s Chrismas》發行於1984年12月。1983年—1985年,非洲的衣索比亞經過連年內戰和大旱,正在經歷大饑荒,幾十萬人餓死。藝人Bob Geldof和Midge Ure為了支援災民,創作了這首歌曲,並組織了一批歌星(Band Aid)合唱。

那是34年前,今天的歐美藝人們,如果再搞慈善支援非洲,肯定不會大搖大擺地把聖誕節寫在題目裏。非洲12億人口裡,大約一半是穆斯林,今天如果寫歌給非洲人民募捐,直接問人家知道不知道聖誕節快要到了,會被認為是不尊重多元文化。

事實上,2014年非洲埃博拉爆發的時候,Bob Geldof和Midge Ure又出來錄製《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的30週年紀念版,就已經不得不對歌詞做了多處改動。

「Where the only water flowing

Is the bitter sting of tears」

非洲唯一流動的水是痛苦的眼淚,這被看作是歐洲白人的傲慢和對非洲的鄙夷,這句被改成:

Where a kiss of love can kill you, and theres death in everytear (註:埃博拉)

下面這幾句更加政治不正確。

「And there wont be snow in Africa this Christmastime

The greatest gift theyll get this year is lifeWhere nothing ever growsNo rain nor rivers flow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time at all?」

非洲在南半球,聖誕節是夏季,本來下雪的地方也不會有雪。說非洲什麼都不長,就更混球了。他們知道要到聖誕節了嗎?非洲有一半的基督徒,當然知道聖誕節了。

改完了,是這樣的:

「Bring peace and joy this Christmas to West Africa

A song of hope theyll have is being alive

Why is comfort deadly fearWhy is to touch to be scaredHow can they know its Christmas time at all」

這句說非洲的烈日,當然也必須改,哪能這麼刻板印象呢?暗示黑人都是被陽光曬黑烤糊了嗎?

「Heres to them

Underneath that burning sun」

被改成了:

「Heres to them

And all their years to come」

當然,挨罵最多的一句,是尤二(U2)樂隊的Bono唱的那句

「Well tonight thank God its them instead of you」

這簡直是太不敏感了(insensitive),完全給人幸災樂禍的感覺。

這句被改成:

「Well tonight were reaching out and touching you」

那是2014年。

過去的4年又發生了很多事情。好像每一天,政治正確的絞索就勒得更緊一分。

連黑人笑星的幾年前的老作品,幾年前的推特,都被拉出來批鬥。連非洲剛果來美國的移民都大言不慚地帶著一臉的江姐表情批判美國政府太殘暴,或許她應該回到那個「nothing ever grows」的非洲。

30年紀念版的《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16次提到聖誕,下次非洲再有災難,還這麼明目張膽地使用聖誕這個詞,是肯定不能通過政審了。

下一個版本也許會到處都是阿拉胡,希望這一天永遠也不會到來

Merry Christmas!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