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霞的女扮男裝、徐克的武俠世界、王家衛的都市情懷、Twins的盛世美顏……從兩年前開始自己一步步就掉進了香港的坑。我一旦喜歡一種東西,就想找關於它的文字來讀。對香港了解得越多,越會覺得它大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內最具法治精神與公民意識的地區,從年初的七警察被判刑事件到最近確定的「一地兩檢」,可以看到香港人對法律紅線的堅守,對法律的尊重、對程序正義的堅持是一個現代化國家發展所必須具備的要素。

呃,有點跑題了……進入正題,介紹幾本我讀過的關於香港的書。

1)【英】弗蘭克·韋爾什 著, 《香港史》,中央編譯出版社

(圖片源自網路,當時是在學校圖書館看的,沒有照相╭(╯^╰)╮)

這是我看的第一本關於香港歷史的書籍,介紹了從鴉片戰爭前夕一直到最後一任總督彭定康時期(本書完成時香港還未回歸)香港的發展歷程,其中,香港開埠前後的歷史介紹的蠻多的,大概佔了本書一半還多的篇幅,二戰後到彭定康時期的歷史相對簡略。

這本書封面上幾個大字「西方最權威,最詳盡的香港通史」,也許英文原著確實不錯,但是漢語版本通篇的翻譯腔,確實沒有給人一種舒服的閱讀體驗。不過,作為一種香港歷史的入門讀物瀏覽一下也是不錯的。關於所謂「英國殖民者的侵略壓迫」等等的話語我們看得太多了,不妨看看英國視角下的香港故事,以窺歷史之全貌。

比如,書中曾提到:在《南京條約》簽訂前,奉旨接替林則徐就任兩廣總督的琦善便已經私自與英國駐華商務總監義律簽訂了《穿鼻草約》,將香港島割讓給了英國,英國方面則從舟山與寧波撤離,為此琦善被道光撤職,而義律也因放棄舟山反而選擇荒涼的香港島而受到懲罰被女王召回英國;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的兩廣總督葉名琛,人稱「六不總督」,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戰爭前夕,在太平天國軍隊兵臨廣州城下、封鎖江面,香港陷入糧食恐慌的情形下,時任總督寶靈希望與葉名琛談判,英人幫忙平定叛亂從而換取英人進入廣州城的權利(林則徐禁煙後英人已全部被驅逐出廣州城),而葉名琛一概不理,後又發生「亞羅號事件」,最終導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

對於這一段歷史的反思,並不是大罵殖民者的侵略行為就夠了,清政府在現代外交禮儀、法律方面的無知,也是造成當時中英矛盾不斷升級的一個重要原因。

2)葉靈鳳 著 香港史系列《香島滄桑錄》《香海浮沉錄》《香港的失落》江西教育出版社

葉靈鳳是香港著名的藏書家,也是研究香港人文歷史掌故的第一人。他於1938年定居香港,1975年去世,他本身是一名作家,所以他關於香港歷史的文字不至過於枯燥。

《香島滄桑錄》主要記述了香港成為殖民地後早期的社會現象與各地名來歷,《新安縣誌》中記載的香港被佔領之前的狀況,以及根據古迹與史書記載,認為宋末二帝曾到過香港的猜測。

《香港的失落》內容主要是《穿鼻草約》簽訂及香港本島被占始末,以及英國殖民者一步步向 九龍以及新界擴張殖民地的經過,其中《九龍城寨的主權問題》介紹了治權一直屬於中國的城中城——九龍城寨的由來。

《香海浮沉錄》介紹了香港開埠百年來的法政歷史,其中可以感受到傳統風俗與現代法制的碰撞,比如為了使香港的華人接受英國法律制度,保證英國的法律在香港實行,法官們允許在法庭上保留普通百姓「斬雞頭」「燒黃紙」的習俗等等。書中也記載了香港歷史上的一大懸案,即致使島上幾乎所有英國人砒霜中毒的毒麵包案,而麵包中的砒霜來源卻一直未被明確查出。

葉靈鳳香港史系列其實有五本,以上是我看過的三本,另外兩本分別是《香港方物志》及《張保仔的傳說和真相》。

3)陳秉安 著 《大逃港》 廣東人民出版社

本書主要講述改革開放前,在省港邊境持續三十多年的「逃港」風潮,另外本書對開放前深陷各種運動中的廣東普通群眾的生活也有大量描寫。作者採訪了大量逃港者,「反偷渡」行動的指揮者,查閱了大量相關資料,前後歷時22年,並在廣東省檔案館解密了大量包括群眾逃港事件的資料後,此書才終於得以出版。

「1951年2月15日,廣東省政府公開發布命令:從即日起,深港邊境『封鎖河口』。自清與英簽約以來、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兩岸群眾實際上存在的自由來往至此終止。那些私自進入三道防線,企圖從深圳河偷渡者,將被視為『叛國投敵』。」(摘自本書20頁)而有入港需求的人需要辦理蓋有鋼印的深港通行證明。

當中國大陸陷入一次又一次運動的浪潮中,家家戶戶為生計發愁時,位於省港邊境的廣東人發現,「舊社會」香港居然夜夜燈火通明,於是,有的人建議開放邊境與香港自由貿易,有的人不顧生命危險越過邊境逃往香港……因此,在六十年代時,面臨人口大量外逃以及經濟困境,寶安縣提出了「對外開放」的「三個五」政策,「每月去港來往不得超過五次,每次每人帶出的農副產品價值不超過5元,帶入的物品重量不得超過五市斤或價值不得超過5元」。這個「中國第一步的對外開放」讓寶安縣在國內最苦的1961、1962年「風景這邊獨好」。(參見本書177-179頁)

據本書作者統計,從1950年到1970年的20年中,香港「非正常」增加的居民是125萬人,除去合法辦證遷港的人數(每年允1.8萬人)外,20年中,逃往香港的群眾總人數接近90萬人。(參見本書204頁)香港70年代的經濟奇蹟離不開這些逃港者的鮮血與汗水。

當年深圳河對岸的繁華曾讓無數「偷渡者」不顧嚴密的邊防哨卡掀起了持續三十多年的「逃港潮」,同樣也是因為深圳河對岸的繁華和無數逃港者的鮮血推動了中國對外開放政策的實施以及經濟特區的建立。

鄧小平曾說,「現在有一個香港,我們還要在內地再造幾個香港。」

對於今時今日之香港,今時今日之內地,後人又將會有怎樣的評判?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