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收購寶沃而停牌半年的神州優車剛剛復牌不久,又一隻汽車股突然宣佈停牌。

  3月27日晚,一汽轎車發佈《關於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的停牌公告》,公告中稱,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籌劃對公司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公司擬以資產置換、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等方式購買一汽股份持有的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股權並募集配套資金,預計構成公司的重大資產重組。

  儘管一汽轎車從開年伊始便動作頻頻,但此番資產重組還是爲其賺足了眼球,原因就在於這一動作背後涉及到“一汽整體上市”這樁大事。

  然而,此次一汽轎車的大動作真的是衝着集團整體上市而去的嗎?結合一汽轎車最近的動作來看,這或許並非此次收購的直接目的。

  同業競爭問題迫在眉睫

  一汽集團整體上市,是一個比“國家隊”合併更加久遠的歷史遺留話題。早在2010年的第一輪央企資產改革中,作爲央企排頭兵的一汽集團就應該完成整體上市,然而由於各種原因,這一輪整體上市一拖就是近十年。

  在這十年中,一汽集團一直沒有放棄爲重整資產後的集體上市做準備,2010年,一汽集團成立了一汽股份公司,並按計劃將公司核心業務與主要資產逐步注入到該公司當中,而在準備的過程中,一汽轎車與一汽夏利的同業競爭問題成爲了一塊最難啃的骨頭。

  2010年,在將一汽轎車和一汽夏利兩個上市公司股份轉移至一汽股份公司過程中,監管部門要求一汽集團解決兩者存在的同質化競爭問題,一汽集團因此立下了5年的承諾。然而,五年過去後,一汽集團沒能達成承諾,受此影響,一汽夏利一度走到了退市的邊緣。

  2016年,一汽轎車與一汽夏利相繼發佈聲明稱如今無法解決同業競爭問題,懇請將這一承諾延期三年,也就是到2019年的6月爲止,承諾將解決二者的同業競爭問題,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一個不可撤銷的承諾。而假如今年6月份承諾到期時一汽方面還不能給予這一問題一個明確答覆,那麼等待它的將不僅僅是投資者的憤怒。

  另一方面,在一汽轎車發佈的聲明中可以看到,此次與解放汽車的股權購買將主要以“資產置換、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來實現,對於解放汽車的體量來說,一汽轎車不可能完全通過增發股票來實現購買,因此資產置換是必然的,而一汽轎車若能成功將奔騰置換出去,那麼也可以視作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一汽轎車與一汽夏利的同業競爭問題。

  因此,在汽車頭條App看來,此番一汽轎車突然的大動作,背後主要爲解決的問題不是整體上市,而是一汽轎車與一汽夏利同業競爭的燃眉之急。

  夏利將何去何從?

  那麼,一汽轎車停牌重組,和一汽夏利又有什麼關係?事實上,當一汽轎車停牌消息剛剛放出時,機智的股民就紛紛將目光轉移到了一汽乘用車的另一支汽車股身上:3月28日,一汽夏利個股開盤不久即封漲停,委比率達到100%(開盤交易中買入比率)。

  據股民爆料,早在幾日前,一汽夏利就已出現明顯的壓盤現象,顯然是爲這輪漲停早做準備。

  因此,在一汽轎車停牌的前提下,一汽夏利似乎成了此輪交易的最大贏家。然而,在股價上漲的背後,有業內人士分析此次一汽夏利不停牌的主要原因是一汽方面在爲不久後將夏利“脫殼”謀個好價錢。

  一汽夏利股價持續低於發行價,賣出必將造成資產流失,而藉此次機會讓夏利股票漲起來再出手,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如此看來,此番一汽轎車與解放品牌資產重組似乎將使得夏利走向一個更加尷尬的位置。爲了解決同業競爭,夏利極有可能在6月份承諾到期前有所變動。

  從2018年開始,一汽就爲送走夏利作出了各種各樣的嘗試,格力集團董事長董明珠的銀隆集團與一汽夏利的緋聞更是將夏利這個“優質殼”的去向炒到了最高點。

  然而,隨着銀隆本身IPO失敗,資金運轉出現困難,最終沒能與夏利牽手成功,而一汽也不得不出手將夏利資產回購,依舊沒能解決同業競爭問題。

  實際上,作爲老牌國有資產,夏利無論從資質、設備還是上市公司的殼來看都是一個優秀資源,而這也就註定它的價格不菲。雖然轉讓給新能源車企對未來發展來說或許是最優解,但眼下卻沒有合適的人選——不差錢的造車新勢力已經弄到了資質,還沒有資質的也無法喫下夏利這張大餅。

  除了出售給新能源車企之外,夏利的另一條路則是迴歸天津一汽。然而,天津一汽近年來一直謀求減持股份,重新接手對其來說極難接受。

  在沒有合適的下家接盤的前提下,一汽或許還將選擇將夏利資產收購後重置,將原有的廠房、工人等資源重新分配,留下一個乾淨的“殼”再做打算,也不失爲一個成功避免同業競爭的手段。

  整體上市仍需等待時機

  從目前的信息來看,此次一汽轎車與解放汽車的收購被外界解讀爲是一汽集團整體上市步伐加快的信號確實有些牽強。相反的,一汽轎車近期以來的動作更令人難以猜透一汽集團究竟是如何籌劃其整體上市的。

  一汽轎車董事長奚國華

  2018年,曾成功主持中國南北車集團合併的奚國華調任一汽集團,並於10月份正式出任一汽轎車董事長一職,這也被外界看作是一汽加快整體上市步伐的信號。

  按照原定計劃,一汽集團的整體上市應該由一汽股份這個殼來完成,而如今一汽轎車卻頻頻搶佔風頭,讓許多人轉而猜測一汽集團是否打算借這個平臺來實現乘用車的整體上市。

  不過,無論一汽集團究竟作何打算,目前的客觀條件都並非集團整體上市的良機。

  首先,除去一汽轎車與一汽夏利的競爭問題未解決外,目前,紅旗品牌的發展也纔剛剛進入上升階段,尚未達到預期。從徐留平爲紅旗作出的規劃來看,紅旗還有很大上升空間。

  其次,自2018年華晨寶馬打響了合資股比改革第一槍後,這一問題就成爲了合資車企必須面對的問題,在合資股比沒有最終確定前,一汽-大衆、奧迪乃至一汽豐田等合資企業均不能穩定注資一汽轎車。

  最後,對於一汽而言,還有一個雖然更加撲朔迷離但影響巨大的不確定因素,那就是與東風、長安的合併或股權混改。儘管三者官方目前仍對此持有否定態度,但就在幾日前,三大央企的第二家合資公司忽然落地,側面反映出三者之間的合作與溝通一直在悄然進行,未來出現怎樣的變數仍未可知。

  因此,無論從哪種角度來看,一汽集團的整體上市都仍需耐心等待。

  【版權聲明】本文爲汽車頭條原創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