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合理選用葉面肥,對蔬菜生長十分重要。蔬菜播種或定植後,為滿足其生長發育的需要,往往需要較多的追肥。下面根據不同類型的蔬菜,介紹選擇葉面肥的使用技術及幾種常用的追肥方法,供菜農參考。

一、選擇蔬菜葉面肥的關鍵

1.葉菜類這類蔬菜全生育期需要的水肥較多,除施足底肥外,應在苗期,中後期進行1~2%尿素(硫酸銨)溶液噴施,7~10天一次,連噴2~4次,能加速葉片抽生和迅速生長,而且能節約成本和提高氮肥利用率,比土壤施入要高20~30%。

2.瓜果類這類蔬菜對氮、磷、鉀和微量元素(主要是硼、鋅、鉬)的需要比較均衡。瓜果類蔬菜施肥更要講究科學。即苗期選用1~2%尿素水加入3000倍802噴施。以利壯根長葉;花期選用1~2%尿素混合0.1~0.3%硼酸與1000倍植物動力2003溶液噴施2~3次(間隔每次為7天左右),以利增加坐果率和防止「花而不實」;結果期選用1~2%尿素水溶液,或0.2~0.3%磷酸二氫鉀溶液噴施,每7~10天一次,共噴二三次即可。

3.根莖類這類蔬菜在其全生育期間對磷、鉀肥需要多於氮肥,尤其是中後期對鉀肥需要更為敏感而量多。如鉀肥不足,則葉部製造的有機養料向根莖部輸送慢而少,易早衰和葉部凋枯(或褐斑病)。掃以此類蔬菜除苗期追施少量氮肥外,應在中後期多施鉀、磷肥。

二、蔬菜追肥的關鍵

1.沖施在為作物澆水時,把定量化肥撒在水溝內溶化,隨澆水滲入作物根系周圍的土壤內。這種方法浪費的肥料較多,在渠道內容易滲漏流失,在田間作物根系達不到的深層,也會滲入部分肥料造成浪費。其優點是用法簡單,省工省時,勞動量不大。在肥源充足、種菜面積大、勞動力矛盾突出時可以採用此法。在大面積蔬菜出現嚴重缺肥癥狀時,可以作為首選追肥方法。

2.撒施作物澆完水後或雨後,趁畦土墒情適宜,又能下田時,將定量化肥撒施於作物畦面或作物株行間。這種施肥方法比較簡單,但仍有一部分肥分會揮發損失,特別是碳酸氫銨揮發性很強,不能採用;硫酸銨、尿素和硫酸鉀可以撒施,但只有在田間操作不方便、作物需肥又較急的情況下選用。

3.埋施在作物株間或行間開溝挖坑,將定量化肥施入,再填上土。這種方法肥分浪費少,最經濟,但勞動量大,費工,且操作不方便,施用時還要注意安全,埋肥溝、坑要離作物莖基部10厘米以上,若離根太近則容易損傷根系。由於肥料集中,濃度大,該方法在作物生長旺盛、需水較多的夏季不要採用,在作物的需水臨界期更不能採用。一般在冬閑季節,勞動力充足,作物生長量不大時可採用此法,讓埋施的肥料逐步分解,不斷供給作物。但在實際生產中,作物的生長高峰往往也是需肥需水高峰,因此,埋施法常常在溫度較高時被採用。為防止產生負效應,埋施後一定要澆水,使埋施的肥料濃度降低。

山東省壽光市創業孵化基地

詳情致電: 4008-888-888

了解更多資訊,敬請關注該網站:

葉面肥,蔬菜葉面肥,葉面肥價格,葉面肥廠家-壽光市百威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