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許素惠╱雲林報導】

農業文創大橋將誕生!雲林縣府興建橫跨新虎尾溪,連接虎尾、西螺的新虎尾溪大橋,以西螺、二崙等米倉為創意發想,設計成稻穗斜張建構,完工後可縮短二崙、西螺、虎尾間的交通距離,並紓解高鐵雲林站交通需求,金色稻穗意象將成雲林縣新地標。

縣長李進勇指出,高鐵雲林站通車後,單日最高運量曾達3萬人次,縣府已全面改善高鐵往南的145線等交通網,但往北通往西螺和二崙的交通一直未獲改善,尤其,虎尾與西螺交界的中正橋車流大,橋身老舊狹小,難以應付交通需求,因此,除了改建中正橋外,另在下游500公尺處興建新大橋。

李進勇表示,雲林是農業首都,新建的新虎尾溪大橋是斜張結構,以金色稻穗為橋塔設計主軸,兼具交通及美感雙重功能,必成為雲林新地標。

工務處長黃凱達表示,新虎溪大橋長174公尺、寬26.7公尺,橋面4線快車道、2線慢車道及兩側人行道,預計2019年完工,二崙、西螺到虎尾,經由該橋只需10分鐘車程,可大幅紓解高鐵站交通,並帶動吸引廠商進駐虎尾中科,提升經濟文化、觀光旅遊發展,尤其,大橋燈光投射,稻穗夜景迷人。

黃凱達說,新虎尾溪大橋為新建,較不影響原有交通,施工期間以維持既有交通動線為原則,如需封閉道路,會妥適規畫替代道路及導引告示牌面。中正橋拓寬改建施工順序則先拓寬、後改建,改建後,橋長112公尺、寬19公尺,橋面配置2線快車道、2線混合車道及兩側人行道,預計也是2019年完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