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嘮叨」是孩子最反感的事情,這種反感是捆綁在道德行為下的無力掙脫、而內心又很抗拒的無奈和挫敗!要知道,「嘮叨」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是巨大的!它是父母雙手奉上的「毒藥」,每天不看著你喝完還不行,長期以往的結局令人心碎:

父母天天給孩子「灌毒藥」 終以悲劇收場

小富是家裡的獨子,從小到大父母二人對他採取的教育方式就是嘮叨加訓斥,據小富自己回憶:小的時候,父母的臉龐在我腦海里的影像都是模糊的,但是他們的聲音我記得,我每次一做錯事都會想藏起來,因為我知道一旦父母發現,我又要面臨漫無止境的嘮叨了,一件事他們能說上幾天甚至半個月,我真的從心裡怕他們,或者說··也夾雜著恨的成分吧!真沒想到31歲的我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出事的那天早上,小富想往常一樣送孩子上學後,又返回父母家喫早飯。父母像往常一樣,喫飯的時候就是訓導大會,兩位老人不厭其煩的向小富嘮叨著帶孩子的瑣事,還有對小富的不滿,嘮叨的話語像竹筒裏的豆子一樣永遠也倒不完,突然,小富轉身沖入廚房,拿著榔頭就向父母敲去,「嘣嘣」兩下過後,等他意識到自己做了什麼時,父母早也倒在了血泊之中。

小富隨後被警方帶走,悲劇的結尾以一家三口的隕落而收尾。

在孩子的眼中,嘮叨的你是這樣的

學校裏舉行師生討論會,說到對父母的反感和不滿,幾乎所有孩子都選擇了嘮叨。他們說:「很多話講一遍就夠了,但他們總是嘮嘮叨叨,沒完沒了。雖然我們也知道他們嘮叨是為了督促自己,但說的次數多了,心裡就覺得煩。」

還有一個孩子說:「我媽簡直就是一怨婦,整天埋怨、指責、嘮叨,好像就沒有一件讓她順心的事情,本來好好的心情,每天都被她的嘮叨破壞了,現在我一聽到她嘮叨就有發瘋的感覺,我真的受不了,我快要崩潰了。」孩子們爭先恐後地數落自己的家長,就好像在開控訴大會一樣。由此可見,嘮叨是家庭教育的一大殺手……

父母的「嘮叨」,傷害的是親子雙方的感情

第一,父母嘮叨,是一種落伍的教育方式。

過時的教育方式不會有什麼效果,不僅自己白費口舌、勞而無功,還必然引發孩子的負面情緒。

第二,父母的嘮叨,會使孩子失去傾聽。

在許多時候,家長看到孩子的問題,往往是孩子天性的表現,不全是錯誤。如果家長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而是自己不停的說,那孩子那怕有滿腹的話,在這種情況下也說不出來。

第三,父母的嘮叨,屬於一種不尊重他人的交流方式。

一般情況下,給孩子適當的提醒是有必要的,可父母的無休止的嘮叨,就等於變相的單方面指責,絲毫沒有尊重和認同的意味,使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受到極大傷害。

第四,父母的嘮叨,會使親子溝通出現斷裂。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嘮叨不僅傷害親子關係,也使父母的焦慮和壓力延伸到了孩子身上。

第五,父母的嘮叨,會使孩子產生不自信。

嘮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不信任和帶有指責的表現,長此以往,父母的不自信就傳遞給孩子,他們會承受巨大心理壓力,嚴重的會使孩子產生不自信。

第六,父母的嘮叨,會扼殺孩子的責任感。

家長不停的嘮叨和說教,容易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他們認為反正有人會提醒,便不會用心做事。而當問題出現以後,就會把責任推到家長身上,成為典型的外歸因。

小科叨叨:成熟的教育,是寬容、寬鬆、寬厚的,而不是對孩子做的每一件事指手畫腳。好父母會尊重孩子,變「說」為「聽」,只是對孩子提出原則性建議,這樣才能獲得孩子的信任和認同。反過來,如果孩子長期被嘮叨,在逃無可逃的處境下,他們會啟動「選擇性失聰」來保護自己。這樣,家長的教育就再也無法起到作用了。

無論待孕、已孕、新晉、待產、已生媽媽,請加育嬰師曲燕:719372與你一起聊聊科學育兒那些事兒!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