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由世界氣象組織(WMO)和中國氣象局主辦的首屆世界氣象中心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研討會爲期4天,來自9個世界氣象中心和WMO區域專業氣象中心等機構、WMO基本系統委員會和大氣科學委員會以及中國氣象局、WMO祕書處的60多位代表和專家將共同爲各世界氣象中心之間的協作、提升全球預報監測服務能力等建言獻策。

  首屆世界氣象中心研討會現場。攝影/莊白羽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餘勇代表中國氣象局在開幕式上致歡迎辭;WMO祕書長佩蒂瑞·塔拉斯通過視頻方式向研討會致辭,並對會議重點研討的議題提出要求。緊接着,WMO基本系統委員會副主席、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矯梅燕,WMO大氣科學委員會主席代表莎拉·瓊斯分別代表兩個技術委員會致辭。

  作爲WMO最核心的全球預報和預測業務機構,世界氣象中心爲各國,特別是欠發達國家開展氣象預報、預測提供穩定、豐富、高質量的無縫隙天氣氣候分析預報預測指導產品,牽頭開展地球系統預報業務發展、國際氣象預報技術培訓等活動。首屆世界氣象中心研討會主要議題包括:世界氣象中心之間及其與區域專業氣象中心之間的協調機制;推進WMO無縫隙全球資料處理與預報系統新理念的實施;支持欠發達國家氣象水文部門的能力建設;世界氣象中心如何支持人道主義活動等。

  目前,WMO共認定了9個世界氣象中心,分別位於美國華盛頓、俄羅斯莫斯科、澳大利亞墨爾本、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英國埃克塞特、加拿大蒙特利爾、日本東京、中國北京和德國奧芬巴赫。

  首屆世界氣象中心研討會參會人員合影。攝影/莊白羽

  由中國氣象局承辦的世界氣象中心(北京)是唯一設在發展中國家的世界氣象中心。自2018年正式業務化運行以來,該中心積極發揮作用,踐行“全球監測、全球預報、全球服務”,研發了可以發佈WMO規定產品的專門網站,同時積極開展全球監測和預報服務業務,豐富基於風雲氣象衛星的監測產品,積極推進海洋、航空等專業氣象服務,共享風雲衛星觀測數據,積極推進MICAPS平臺等對外援助,併爲亞非等地區應對災害性天氣提供業務能力建設指導和人員技術培訓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