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19年3月26日,蘋果在史蒂夫·喬布斯劇院舉行了春季特別活動,推出一系列服務,包括Apple News+、Apple Card、Apple Arcade、Apple TV官方應用以及Apple TV+原創視頻,但並未帶來消費者期待的One More Thing——iPhone SE二代。

要知道蘋果悄然推出iPad、iMac、AirPods等新硬件,以及iPhone SE的AppleCare+服務後,大家雖知道本次蘋果發佈會較“軟“,但依然期待傳聞已久的iPhone SE二代能亮相——只不過最終熬夜結果就是真沒硬件,蘋果看起來更是舉辦了一場與國人關係不大的發佈會。那麼,蘋果推出的這些服務有何特色?對蘋果又有何意義?我們一起來探討下!

沒有硬件的蘋果發佈會

正如我們所提到的,本次發佈會的主角不是iPhone、iPad等硬件做主角,而是軟件和服務成爲主角,正應了庫克所提到的聚焦服務業務——當然iPhone的銷量下滑也是主因,這裏就不對iPhone的疲軟表現做更多具體描述了。

根據發佈會內容,Apple News+訂閱服務每月9.99美元每月,支持《洛杉磯時報》,《華爾街日報》等新聞媒體以及《國家地理》在內的雜誌內容(總技超300家),允許用戶通過iPhone,iPad以及MacBook來閱讀海量文章,且特別強調了對隱私的保護,“不會追蹤你的閱讀習慣”;Apple Card則是蘋果發行的電子信用卡,不僅能“馬上就能使用”,還支持消費數據分析,Apple Pay返現,被網友吐槽“蘋果發佈了一個支付寶”,此外Apple Card也提供了實體版,沒有卡號,沒有簽名,沒有安全碼,全靠刷芯片。

Apple Arcade或許會是國人最感興趣的一項服務,類似於EA ACESS或Xbox Game Pass這樣的遊戲訂閱服務,今年秋季上線,覆蓋手機、電腦和Apple TV機頂盒,據說用戶可玩100多款遊戲,並會在50多個國家上線,但訂閱費尚不清楚;視頻服務軟件Apple TV則是內容聚合平臺,不僅擁有多家服務商提供的視頻內容,還會內置於三星,索尼和LG等電視,當然也不會缺席自家iPhone,iPad和Mac,最初只會在10個國家上線。

至於Apple TV+原創視頻服務的話,則得到了衆多好萊塢明星站臺,比如導演斯皮爾伯格,“海王”扮演者傑森·莫瑪等等,主要爲用戶提供綜藝、電影和電視劇等原創內容,可將其看作蘋果版的“Netflix”。不過這些服務正如我們開頭所提到的,暫時都和中國市場無緣,而且除了Apple News+新聞訂閱服務,其他幾項服務還尚未上線,訂閱費用也處於未知數,或許會對蘋果設想的服務推動業務增長造成影響。

海量蘋果設備爲服務基礎

從蘋果推出的服務我們也可以看到,海量的蘋果設備(iPhone、iPad和Mac)依然是這些服務的基礎,這也意味着,蘋果的增長點依然要依賴於硬件業務,因此“蘋果向服務轉型”的說法並不算太正確,應該說蘋果要更好發揮其軟硬件結合優勢:依託蘋果原本的活躍用戶,蘋果推出的新服務業務將更容易得到海量用戶,進而增加了消費者在iOS系統的粘性,降低了用戶從iOS轉投Android平臺的可能性。

但另一方面,這些服務能像庫克所設想的那樣,獲取更多用戶青睞嗎?這需要蘋果提供優質的內容做依託。以Apple Arcade這項訂閱服務爲例,手機遊戲恐怕會成爲遊戲庫大頭,這樣一來用戶選擇單獨遊戲付費的可能性遠高於訂閱遊戲,更別提與其它遊戲平臺(PC、Xbox或PS等)的遊戲以及這些平臺的訂閱服務相比,Apple Arcade更是有點不夠看,而且價格也未知,想成功並不容易。視頻訂閱服務看起來確實不錯,但面對Netflix等巨頭,蘋果拳腳真能很好展開嗎?恐怕這也將是一個問題——近期《愛,死亡和機器人》這部動畫片刷爆社交網絡就告訴我們,在網絡視頻領域挑戰Netflix並不容易。

寫在最後

總的來說,蘋果雖未推出硬件,但其展示的服務確實讓人充滿期待——前提是它們能在激烈市場競爭總獲得成功。而說到這裏筆者不禁有一個大膽設想:如果庫克推出iPhone SE二代,並宣佈訂閱服務與硬件捆綁銷售的話,是不是會更有吸引力也更容易推動蘋果新服務成功?當然,小編看過發佈會也有疑問,蘋果推出的新服務中,大家更看好哪個?如果這些服務都能進入國內市場,你又會訂閱哪個?歡迎各位留言並分享你的看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