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沖田修一是從南極料裡人開始,不過那部片給予我的印象是海鷗食堂那一類療癒系美食影片,恬淡中偶有令人會心一笑的小幽默。

 

後來陸續看他作品才知道,哦,幽默纔是他的主力。

私以為沖田修一大概是目前日本線上導演中最能掌握幽默的導演。(宮藤官九郎雖然也偶有執導但是在我心中比較偏向劇作家,因此不算在內。)

之前曾覺得三谷幸喜是這方面能手,但是後來越看越覺得許多笑點安排很刻意,而且他近來幾部作品都讓人覺得每況愈下。他自己好像也曾自嘲說觀眾批評他情節冗長笑點無聊之類的。

沖田修一對於動作細節與節奏的掌握向來精準,使得這部片大概每幾分鐘就爆笑一次,覺得比《橫道世之介》或《啄木鳥與雨》都更能觸動笑穴。

 

maxresdefault.jpg

 

這部片讓人驚喜連連的主要原因應該是「不照套路走」。

松田龍平飾演的永吉到都市追求夢想卻闖不出名堂,還得靠女友養。時隔多年因為奉子成婚回到家卻接到父親得癌的噩耗,於是留下家鄉彌補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本該是老梗到爛掉的公式,看這個大綱腦中立刻出現相對應的衝突和轉折,然而沖田修一不照套路來,老梗玩出新把戲,舊瓶裝新酒。

沒有我們印象中勵志電影會有的父子因為小孩追求夢想而產生衝突最後大和解的戲碼,父親原本就是癡迷搖滾樂,所以對於兒子離家去東京搞樂團這件事當然不會反對,唯一的不滿大概是因為混不出名堂而靠女友接濟這件事。

母親也不若一般婆婆暗地裡與媳婦輪番鬥法,對於突然冒出來的兒媳婦沒有半點意見反而無盡包容,大概是沒有女兒因此將兒媳當成女兒看待。

感覺永吉從小應該是在充滿濃濃愛意的環境下成長。

所以才會離家多年不曾歸鄉吧,一開始他說因為沒錢買船票所以已多年沒回家鄉時,還以為是與家人有心結因此不想回家的藉口,但是看到父母對他的態度以及一再勸他快回都市,父親甚至說了替他取永吉這個名字是期許他能像自己最愛的搖滾樂手一樣,希望他快回去追求夢想等功成名就了再回來。所以永吉大概是背負的期望太大才有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心態,不願一事無成地回到家鄉讓雙親失望。

 

遲來的孝子行徑並沒有太多波折,在家庭和樂的氛圍中,劇情主要聚焦在人物們各種不按套路走的行徑。

每個人物都很活,總是會有出人意表的行為,不按牌理出牌,但是卻又不顯突兀,不會讓人覺得動機不足。

永吉就是個很妙的人物,大概也只有松田龍平能如此自然演繹出那種看似玩世不恭實則不夠入世帶有孩子般天真傻氣的獨立氣質。所以才會有許多孩子氣的行為,例如偷偷拿菸給父親抽,但是卻又在看到父親因為抽菸而肺痛時只是錯愕地站在旁邊傻看,而不是反應靈敏地馬上跑去找醫生。

父親與兒子一樣有著與外表截然不同的反差。

父親聽到兒子竟然喫女友軟飯,氣得大打出手,追打到一半腰痛跌倒,原本以為這場家庭風暴還會持續一陣,結果父親突然打起電話興高采烈邀朋友開宴會要分享兒子成家有孫子的喜悅,情緒急轉直下,幾個家人都傻眼。尤其柄本明咧嘴大笑的模樣與那張兇臉反差極大,喜感十足。

或者住院後推著點滴從某個窗戶爬出來,原本以為他是要逃出醫院,結果卻是在病中仍不忘社團的練習(雖然按照學生的說法是由於他太寂寞了),在醫院頂樓與同樣在學校頂樓的吹奏樂部遙遙相望,隔空指揮。簡直溫馨到極點,相信沒有人看了這一幕不動容的。可是正當我們還沉浸在未散的餘音中為這忘年情誼感動時,女學生就說海風會讓樂器受潮生鏽,霎時鳥獸散。

徒留父親一人的場面應該淒涼,然而與前面情緒的極大反差實在太突如其來,反而讓人發笑。

諸如此類運用情緒落差來表達某種荒謬的幽默,是這部電影常出現的手法。

認真地做些不合時宜的事、說些不合時宜的話,都因為其自然迸發的荒謬而滑稽。

link.photo.pchome.com.jpg

 

父親在醫院醒來,待妻子離開後問身旁的大兒子和兒媳自己是不是得了癌症。兒媳如同大部份人的思考模式,會想先對病人隱瞞病情以免對方深受刺激,慌忙搖頭。然而不夠社會化的兒子卻用他那張面癱臉毫不猶豫地點頭。

(日本人的笑點似乎比較偏向無釐頭式的幽默,無論是搞笑藝人或是電影。一些導演例如山下敦弘或石井克人也是頗衷於此道,然而無釐頭到何種程度會觸發笑點我覺得每個人的接受度都不同,其實很難拿捏。日式幽默對於一些人來說或許是難懂的,例如我那熱愛英美劇的朋友就表示總是抓不到日式笑點。)

 

不過在種種爆笑反差之間又可以看見家人互相體恤的暖意。

 

小情侶兩人坐船離開後,丈夫住院、小兒子出外,母親獨守空閨連平時最愛看的棒球賽也興致缺缺,所以當小情侶突然提著大包小包行李現身彷彿只是出外玩了一天最終還是返家休息,母親總是愛之深責之切的選手突如來的安打就像個開關,讓她喜極而泣。

 

永吉想完成父親心願叫他寫願望清單,為了父親說想喫披薩而硬是讓三家披薩店外送到島上,死纏爛打地強調這是得了癌症的父親的遺願。倒因為談判籌碼,如影隨形的死亡好像也不那麼悲傷可怕了。

記憶久遠模糊的父親根本不記得當時喫的是哪一種披薩,為了不辜負兒子的孝心,母親暗地裡叫父親隨便指一個披薩說是記憶中的味道,父親於是演技大開涕淚蹤橫,身為應該被取悅的病人卻反過來取悅對方。這是父母的愛,是家人間互相體貼的方式。

 

這是個十分溫馨的家庭啊,所以小夫婦最後才能滿懷希望和安全感地離開回都市繼續打拚。最後夫婦坐在船上,頻頻回首張望遠去的小島,讓人覺得又溫馨又哀傷。

 

結尾的結婚儀式安排了一堆垂垂老矣連站都站不起來的病人來觀禮使得結婚儀式現場看起來比較像告別式,還用醫院手術燈充當現場照明打出奇怪燈光,有種不倫不類的滑稽。

結婚儀式中總算來到接吻的高潮,可是被小孩玩弄到迴光返照的父親突然彈起來打斷浪漫氣氛,頓時緊張又好笑。配上永吉他們樂團的音樂作為BGM,推向急診的路途顯得熱血沸騰。這時才知道原來前面父親老是情緒高漲或病痛時的嘶吼是為此段落鋪梗。

片尾一行人推著病牀跑結果病牀脫手失控撞上門的橋段感覺有Hasher的影子。荒謬歸荒謬,可是再沒有其他情緒了,覺得這樣的收尾挺可惜。

 

整體來說是一齣十分出色的喜劇。就是結尾稍嫌薄弱,感覺沖田修一的作品好像都有這現象?也許這是他追求的風格?不刻意煽情盡量平淡收尾?

 

 

#關於演員

 

角色簡單,因為劇情主要圍繞在這一家五口的生活。

 

松田龍平真是太適合演這個角色,外表龐克冷硬內心卻溫暖纖細。看起來好像對什麼人事物都冷漠,但是從幾次不合時宜的言行就能看出他根本還是個不夠成熟的大男孩。

儘管父親不願因為自己的重病拖累孩子一直叫他回東京(或者也是因為不想讓孩子見到自己病弱的樣子),他還是毅然決然留在家人身邊,代替父親指揮管樂社時也激昂地挑著學生們的興致。

 

前田敦子不知是不是因為喫貨特性而雀屏中選,當她用她招牌奶音嚷著要喝酒時,讓人又煩又想笑。這個角色挺適合她,傻萌雖然外型跟氣質怎麼看就是與松田龍平搭不起來,但這也許就是導演想要的反差效果。

 

千葉雄大在這部戲戲份有點少,甚至覺得即使沒這個角色也無所謂吧(哈哈)。和哥哥沒什麼衝突也沒什麼兄弟情深,感覺就是個可愛的點綴。或許這個角色的存在是為了強化母親將兒媳當成女兒一般看待的理由。

 

柄本明則是很超脫我往日印象,演活一個固執又真性情的老頭。板起臉來看似冷酷生人勿近,可是一笑開卻猶如冰山融化瞬間開滿花朵。

 

罇真佐子飾演柄本明的老婆總覺得有點違和,可能因為她在我印象中也是個怪怪歐巴桑,適合在北歐丟失行李(海鷗食堂)或是在海邊做體操(樂活俱樂部)或是對別人生意窺探(麵包、湯與貓咪日和),實在不像是賢妻良母的角色。

 

這些各自有著鮮明特色也有著自己擅長類型表演的演員湊在了一起,有些違和卻又有著奇妙和諧地譜出一章笑中帶淚的家庭詩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