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22 11:13 來源:《學習時報》 我有話說作者:中國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副主任 宋軍目前,世界53個主要國家中,有37個允許地方政府舉債,其地方政府債務管理的經驗做法,對於完善我國地方融資平臺債務管理和建立風險防範機制,具有較強的借鑒意義。國外地方政府債務的主要類型市政債。在資本市場較為發達的國家,市政債是地方政府債務的主要形式。根據償債資金來源的不同,市政債券可分為一般責任型市政債、收益型市政債和混合型市政債。一般責任型市政債是指以地方政府的稅收收入作為償債資金來源的市政債券,由於不與特定項目相聯繫,這實際上就是地方公債。收益型市政債是指以特定項目的收入(而非稅收)作為償債資金來源的市政債券,其還本付息來自項目自身收益,如高速公路、水電氣的收費。混合型市政債則具有上述兩種債券的混合特徵。美國是市政債發行規模最大的國家,2013年年末,市政債券存量規模為36712億美元,佔美國GDP的比重為22%。專業銀行貸款。成立專業銀行,幫助地方政府籌集資金,推動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歐洲專業銀行的資金來自於儲蓄機構和其他長期資金。日本的專業銀行資金主要來源於郵政儲蓄和部分養老金基金。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專業銀行多以政府資金為主,以哥倫比亞為例,其開發銀行為市政基礎設施提供再貼現貸款。阿根廷的省級銀行則會按省政府的要求,為當地市政設施建設提供資金,省級銀行再從阿根廷央行再貼現獲得資金。政府專項基金、擔保或上級政府直接貸款。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存在的市政發展基金,為政府所資助,在本國資本市場沒有得到很好發展之前,為基礎設施建設提供長期資金支持的一種過渡機制。如印尼的區域開發賬戶(RDA),泰國的泰國擔保基金,韓國的國家投資基金。隸屬於英國財政部債務管理辦公室的公共工程貸款委員會,通過轉貸來自國債資金的國家貸款基金,為地方政府提供近80%的借款。日本、韓國、南非地方政府也向中央借款,1999年前日本中央政府資金曾經佔地方政府債務餘額的一半左右。公私合作(PPP)模式。比較有代表性是英國和法國。英國在20世紀80年代後大規模推進了以PFI(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為代表的基礎設施建設的公私合作,有16%的基礎設施投資採取公私合作形式,主要運用於醫院、學校、監獄、警察局、保障性住房等非營利性政府投資領域。法國的公用事業特許經營被世界銀行充分認可,有成熟經驗的企業集團,廣泛參與高速公路、有線電視、通信、城市供暖、垃圾處理、污水處理、停車場等公用設施的建設和經營。國外地方政府債務的風險控制機制預算硬約束。發達經濟體在中央與地方財政的關係上有明確的法律法規約束。美國絕大多數州的憲法規定,將地方政府債務納入預算管理。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對地方債務實行嚴格的預算管理,在政府預算體繫上全面反映政府收入、支出及債務舉借和償還情況,確定地方債務的合理規模。澳大利亞、日本等國高度關注地方政府債務對其資產負債狀況與風險大小的影響,並據此統籌考慮政府的公共資源配置。南非中央政府也曾補貼地方預算赤字,2003年其《市政財政管理法案》立法後,強化了地方財政責任的要求。如今,越來越多的新興市場經濟體通過立法形式實行硬預算約束。債務規模控制。地方政府債務規模控制體現為需求控制和供給控制。需求控制包括債務餘額控制和增量控制,主要指標有:負債率、債務率、新增債務率、償債率、擔保債務比重、利息支出率、債務依存度和資產負債率等。供給控制的主要指標包括:地方政府貸款與金融機構凈資產比、地方政府貸款與地方政府凈資產比、貸款損失債權人分擔率。從紅線指標看,普遍採用了歐盟對其成員國債務警戒線的標準,即當年財政赤字/ GDP不超過3%,債務餘額/GDP不超過60%。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使得歐洲大部分主權國家及地方政府都突破了這一警戒線。但就許多新興市場經濟體而言,如阿根廷、巴西、哥倫比亞、印度等國普遍採取硬性規定的方式,對地方政府債務融資進行了嚴格限制,一般都不會高於歐盟債務警戒線標準。[責任編輯:蔣正翔]0猜你喜歡土地財政:「陰霾」何時散去(1)_理論綜合正確理解當前地方債務問題 _關注民生財政部專家:正確認識地方政府性債務 _深化改革依靠深化改革 治理地方債務(1)_理論講壇控制地方債風險難在哪裡(1)_理論綜合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