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传奇的皇帝,从乞丐做到了皇帝的宝座上,他自然有些不凡的本事。出生农民的朱元璋最恨的就是贪官污吏,他登基后发现很多建筑都偷工减料,官员中饱私囊。为了杜绝这样的现象,他发明了一个办法,现在依然还在使用!

  朱元璋尚未统一中国的时候,他就采纳了朱升“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既然要这么做首先就要修筑坚固的城墙。于是朱元璋在南京用了28年的时间修建了高大坚固的城墙,为了修建城墙朱元璋徵调了28万民工,使用了3.5亿块砖块。现如今咱们到南京依然能够看到长达25公里的保存完好的城墙,这也是现今世界上保存最好也是最长的古代城墙。能够屹立600多年风雨安然无恙,足以看得出来当时城墙的质量非常过关。

  朱元璋非常重视城墙的修建,上亿块城砖来自全国各地,怎么确保这些城砖符合质量要求,工匠没有偷工减料就至关重要。为了保证质量,追究工程的质量到每一个人,朱元璋便下令在每一块城砖上都刻上铭文。城砖上的铭文上记录了烧制城砖的工匠,以及砖窑的负责人,以及各级政府的工程负责人。

  这样一来,只要发现那块城砖有问题,就能直接找到负责人问罪了。在城墙建造完工之后,朱元璋就会派人进行验收,一旦发现那块城砖就问题就会按照上面的名字追究责任,搞不好负责人可是要被杀头的!现在看来朱元璋实行的这套制度虽然复杂、残酷,但是却有效的保证了城墙的质量,这也是咱们现在能够看到雄威的南京城墙的重要原因。

  专家也对南京明代程潜上的城砖进行了考证,按照上面的铭文的记载,可以发现城砖主要来自江苏、江西和安徽等省份。铭文也因为地区的不同,人员文化水平的高低有很大的差别。有的字一看就是文人写的,一笔一划非常工整;有的城砖铭文则是民间的工匠写的,这些字就显得有些潦草了。不仅书写的工整程度不一样,就连字体也都不尽相同,有人写的是楷体,有人则写的是篆书。当然无论怎样都能看出来,朱元璋定下的这个制度非常有效,咱们至今都能根据城砖上的记载找到它来源于哪里。

  在城砖上刻铭文就是朱元璋整治豆腐渣工程的办法,其实咱们现在也借鉴了这个办法。政府规定:工程建筑竣工完成后必须在醒目的位置刻上相关负责人的姓名,以及施工单位的名称,实行终身质量负责制。这样的办法和当年朱元璋在城砖上刻字真是如出一辙啊,这也有效的保证了建筑的质量,不得不说朱元璋真是英明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