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跟大家談到我國的汽車集團,大家可能不約而同的都想到了一汽和上汽,很多人之前都對於上汽和一汽之間的差別產生疑問。但是這並不是我們今天所要說的重點,我們都知道上汽的營銷策略做的非常好。但凡是與上汽合作的企業,每一家的銷售量都還是非常不錯的,即使是上汽接到了榮威和MG也能讓他們重回企業巔峯。因此上汽在我國汽車市場上還是具有一定的實力基礎的。在汽車市場上的權重相比於其他車企來說也更高一些。

  大家都知道爲了深入的發展汽車行業,各個汽車品牌也是使出了自己的渾身解數。在之前的時候,很多進口車品牌在我國引起大家的廣泛關注,很多人對於國外的汽車更感興趣一些,因此很多國內的汽車也抓住了這一個機會。

  人們之所以對於進口汽車更加感謝,就是因爲外國的汽車發展工業比我國相對要早一些,很多人認爲他們在技術上都是領先於我國的,而且我國的實力並不是那麼豐厚,因此在那個時代更多的人喜歡選擇進口汽車。

  但是進口汽車在由國外進入我國市場的時候,要收取一定的關稅,這就造成了進口汽車價格昂貴的這樣一個情況。上汽調整合資股比,德國大衆有不滿,上汽直接硬氣回懟!因此這就使得很多家庭沒有辦法去購買這樣一款汽車,國內的汽車品牌爲了擴展自己的銷售量,與外國汽車品牌進行合資,已經成爲現代汽車市場一個非常普遍的事情了。

  進入國際市場比較早的就是德國大衆了,說到大衆這個品牌很多人都是知曉的,因爲大衆這款汽車在我國的使用率實在是太高了,與大衆合作的就是上汽集團了。但是這樣的合資廠商沒有什麼成本優勢,而且還要在贏取利潤之後相應的劃分,因此競爭非常激烈。如果市場發生不穩定情況,那麼合資廠商勢必成爲一種累贅,因此德國大衆也看到了這樣一點,但是如果沒有上汽公司的幫助,德國大衆很難在我國立足。

  因此合資品牌之間的合作是非常緊密的,但是真正的技術都是各自擁有的。大衆與上汽合資時間那麼長,但是卻並沒有什麼基礎上的共享。因此大衆通過上次的銷售渠道能夠做到今天這樣一個成績,但是卻並沒有將相關的技術分享給上汽。因此上汽能夠理直氣壯的與德國大衆對質也是可以理解的。既然上汽都這麼硬氣,不知道一汽是什麼態度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