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J的話

很多媽媽都在後台問我,「孩子明明聽得懂,為什麼不開口?」然後一說到語言啟蒙,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繪本。如果寶寶恰巧不愛讀繪本,就會更加沮喪,那到底怎麼讓寶寶開口說話呢。

小D在紐約有個餵養和語言康復師,因為小D1歲後已經是個小吃貨了,所以康復師的重點就在語言啟蒙了。如果你有機會來參加一次我們的語言啟蒙時間,你就會發現,大部分時間我們就是玩,去超市、去逛街、去公園、玩水玩沙,沒有坐著一本正經「教」說話的情況的。

因此,特別希望通過今天這篇文章,讓各位希望寶寶成為「話嘮」的父母們可以打開一點思路,語言啟蒙不是只有繪本和兒歌。

文:雯雯媽媽

我不是專業的語言康復師,只是個普通的媽媽,雯雯的媽媽。我家雯雯從六個月開始走上運動康復之路,其間各種擔心糾結也是不斷,一度害怕對寶寶有心理影響,還好小丫頭心理承受能力很強,現在成了古怪精靈的小話嘮一個。

雯雯同學曾一度被醫生懷疑語言發育稍有落後,七個多月不會發醫生所謂的「da da」音,快兩歲時醫生還提醒我回家要給孩子多教說話,我們就天天引導,終於現在她成功地成為一個小話嘮。

親身經歷後,我想告訴這方面有疑慮的媽媽,只要孩子沒有一些器質性的影響發音的因素,在日常的生活多加引導,用一些有趣味的方法就可成功讓每一個寶寶變成小話嘮。

要想寶寶多說話,我們先得成為一個大話嘮

雯雯十個多月會叫爸爸,一直不叫媽媽,我也一度很著急,天天讓她叫媽媽,她就是不叫。後來我索性不糾結在讓她叫媽媽這件事了,而是開啟話嘮模式,每天去醫院的路上就給她一直說個不停的:

雯雯,快看,汽車,跑的好快的汽車呀,汽車嘟嘟嘟;

大樹,好大一棵樹,呀,這棵樹好高呀,下邊還有小草;

雯雯,抬頭,天上有個飛機。

就這樣神經病似地天天說,終於雯雯從一個字蹦到兩歲三個月迎來了語言爆發期。她很順利的學會了像大人一樣表達自己的思想,到現在她還會不時地蹦出來幾個新詞。有天我們在公園看見小狗,雯雯同學很喜歡,說「媽媽,我們生個小狗吧。」我說「我們不能生小狗的呀」,雯雯同學蹦出來一句,「我很擅長生小狗。」(擅長一詞學習於《小豬佩琦》)。

小貼士:父母在做話嘮時,按照我們大人的說話方式和孩子交流,而不是以一個老師的身份在教她。因此,我並沒有說「這是什麼,那是什麼」這樣刻板的教她說話,而是按照我正常的說話方式和她交流。同時,也要避免使用吃飯飯、睡覺覺、喝奶奶等等嬰語,不然小孩還得再經過一個轉化才能到成人化的說話方式。

按照寶寶不同發育階段能力發展和興趣愛好進行引導

在識物階段給寶寶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玩具、小零食等),雯雯特別喜歡吃動物餅乾,於是我們就順勢引導。「雯雯,你想吃那個餅乾啊,哇,原來雯雯想吃小熊餅乾」,通過反覆的訓練,寶寶同時記住了小熊和餅乾。

雯雯同學對顏色方面還是很欠缺,我們就是把顏色信號和平時吃的東西聯繫起來,因為我們就是小吃貨一枚,比如看見黃色的汽車,我會說像蛋黃一樣的顏色,她就記得很快,如果下次碰見了忘記怎麼說了,就提醒她,「這是什麼顏色?像蛋黃那樣的?」, 她就會想起來是黃色,慢慢就認識了黃色。

小貼士:把寶寶平時常見的東西、感興趣的東西和抽象概念聯繫起來(顏色、形狀、物體名字等)。這樣概念就沒有那麼抽象了,而日常物體也可以起到不斷強化「複習」的作用。

創造情景,鼓勵有效交流

如果父母不愛說話,寶寶可能也會像爸爸媽媽一樣,所以不愛說話的媽媽們也要改變。而且和寶寶的交流一定要走心,不要敷衍,要積極地回應。有時候我忙的時候,雯雯問我什麼時,我就隨口說嗯,這對小月齡寶寶來說就是一種打擊。如今雯雯大了,當我出現這種情況時,她就會「訓」我說整天就會嗯嗯。這時,我就會意識到自己在敷衍她了,需要及時改正。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就會有自己的思想。這時,我們幹什麼都要徵求她的意見,「我們出去玩還是在家玩?」 「你今天想穿黃色褲子還是綠色裙子啊?」,鼓勵她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如今,雯雯想幹什麼或者想要什麼東西,都會努力地組織語言來說服我,這就是孩子自己明白了語言的魅力所在吧。

適時的創造一些情景,讓寶寶學會禮貌用語。比如在家裡要和寶爸多用禮貌用語,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多用謝謝,對不起,不要出口髒話,寶寶的學習能力和模仿很強的。如果大人經常髒話連篇,有的說成口頭禪了,那寶寶也很快就學會了,這樣就不好糾正了。

小貼士:從寶寶出生開始,就假定「寶寶都能聽懂的」的前提去和她溝通。不要過於「熱心」地去服務寶寶,而是適當等待,鼓勵孩子用語言來向我們尋求幫助。在寶寶面前家庭成員可以以身作則,都可以讓日常場景變成鍛煉語言啟蒙的環境。

多和小朋友玩,多接觸大自然

寶寶和同齡小朋友玩,她自己會觀察別人說話的方式、遊戲的方式,她要很好的融入,她就得思考我該怎樣說,怎樣做。雯雯同學和人交往是無師自通,因為我和雯雯爸爸社交方面都不是很擅長。雯雯出去玩的時候和大人小孩都能玩到一起。她想要和小朋友玩,找我一起去的時候,我就告訴她,你自己和姐姐去說。我一般不會幫忙的,她現在是到哪裡都能很快地找到玩伴。

小貼士:孩子之間的互動,父母可以慢一拍,有些事讓寶寶自己解決,反而可以鍛煉她的語言能力和社交能力。

多帶寶寶體驗大自然,對寶寶的語言能力的發展也有很大的幫助。寶寶自己會觀察自然界的一些變化,再適當的引導寶寶也會學到很多的知識。我們去公園,雯雯看到樹葉在動,會問「媽媽樹葉為什麼會動?」,看到樹葉落了,也會問。我就會告訴她「因為太冷了,樹葉要回它的家」。 她會接著問「那樹葉還會再回來嗎?」,我說「會啊,等春天天氣暖和了,還會再回來的」。

而且自然界真實的實物畢竟和圖片上看到的是有區別的,這種真切摸到感受到是可以幫助孩子加深理解的。所以寶媽要想讓寶寶成為話嘮,要經常帶寶寶出去,即使冬天也要勇敢地讓寶寶感知一下什麼是冷啊。

小貼士:通過和自然的接觸,通過感官的接觸也是促進大家語言發展的很好的一個方法。不要把語言啟蒙局限在特定時間,或者只是繪本和兒歌,接觸真實的物體和環境,反而可以加深印象,促進語言發展。

大J亂入:大家對於感官遊戲一定不陌生了,但感官遊戲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父母需要用語言表述孩子正在感受到的情景,幫助孩子理解抽象的概念,同時也是語言啟蒙的方法。戳這裡->不用花錢買玩具|6個超酷的感官遊戲在家和寶寶一起玩

有爭議,但對我家有用的方法

還可以有選擇性地讓寶寶看一些電視節目。可能這一點很多寶媽不認同吧,但雯雯就是看動畫片和一些育兒節目學會了很多詞語,也學會了一些日常生活技能。寶寶看的時候要和他互動,讓他思考。

比如我們最近迷上了看小小智慧樹,看到電視上的哥哥在漱口,她也就很自然的學會了漱口,還會說第一步幹什麼,第二步幹什麼,看人家玩網魚的遊戲,她也會讓我和爸爸和她一起玩,還給我們講怎麼玩呢。看電視節目有一點要注意,就是要和寶寶提前約定好看多長時間或者看幾集,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大J亂入:美國兒科協會建議,2歲前不要接觸電子屏幕,2歲以後可以有控制地看電視。雯雯現在3歲了,適當用電視進行語言啟蒙不是絕對不可以,但需要大人監護引導下進行。對於小年齡的寶寶,大家還是需要謹慎選擇這個方法。

在和三歲小寶朝夕相處一路走來的日日夜夜裡,我也有過看了五花八門育兒知識,但真正用到實戰卻不多的情況,也曾經感覺那些各種育兒理論都成功地被小寶顛覆了,快要繳械投降的情況。現在回想,沒有所謂「最好」的育兒方法,只有「最合適的」,每個媽媽在和寶寶鬥智斗勇的過程中都會有一些體會,然後自成一套降兒大法吧。

作者介紹

雯雯媽媽,雯雯3歲,河南三門峽,教師。

大J叨叨叨

1、昨天嘗試了一個新的方法,戳這裡-> 揭開美國幼兒認知測試的神秘面紗,你的陪玩方式是否錯了用一條語音和大家說說我的一些育兒心得,大家都紛紛用點贊、留言和打賞來對我鼓勵。你們知道我的啊,一被鼓勵一定就打雞血了(所以請不斷鼓勵我,哈哈)。接下來,我會每周一次吧,進行一些情景再現,用語音告訴大家,如何對寶寶「講道理」。對於聽語音不方便的寶媽,我也會用文字進行摘要的。

2、這周末的講座內容是《1歲內的熊孩子怎麼管》,針對1歲內寶寶出現的一些行為問題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實戰心得。你們一直和我說,舉例子是我的強項,所以這次講座也會準備很多我和小D之前經歷過的例子來和大家分享。還是需要一個小助手媽媽幫我拉人哦,如果你想聽這個講座,恰好也有時間,給我留言,留下你的微信ID,方便我聯繫你哦。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