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鄧寶珠
攝影/鄧寶珠、張慶傑

    澎湖慈濟志工在溫馨的五月舉辦多場次浴佛,前往社區活動中心、安養中心舉辦浴佛,更將浴佛臺搬進監獄,盼以佛法生活化溫暖受刑人的心靈。有受刑人之前參加慈濟辦的讀書會,學到行善行孝不能等,在母親節前向母親表達心中的感恩,也在浴佛過程,發願能跟慈濟志工一樣服務人羣。

    澎湖慈濟志工每個月定期前往法務部矯正署澎湖監獄進行《慈濟月刊》導讀,讓受刑人感受到人間的溫暖。5月16日35位慈濟志工手捧佛像、香湯、香花、燈燭,穿過鐵牆、經過幢幢鐵窗,在澎湖監獄佈置一座莊嚴的浴佛臺,期望受刑人透過浴佛,洗禮法水、淨化身心。

    浴佛典禮開始由杞炎烈典獄長、10位獄方管理員以及慈濟志工,帶領330位受刑人浴佛。杞炎烈典獄長表示,慈濟人到監獄舉辦浴佛典禮對於受刑人的身心靈有很大的幫助,不但能淨化的心靈、沐浴佛恩,相信每一位受刑人都有自己的信仰,藉由信仰增進本身的意志力,有利於安心、淨心,盼他們出獄後能藉由宗教信仰增加意志力,適應社會所有的順境或逆境。

    受刑人陳先生已服刑20幾年即將出獄,透過參加讀書會領悟到學佛能平靜心靈。陳先生表示,每個月的讀書會讓他了解到《慈濟月刊》是一本正向的刊物,學佛要務就是點亮心裡的燈光,否則,縱使外面的燈光再亮,也照不到自己的內心。

    陳先生指出,在月刊上看到慈濟人在世界各地為苦難眾生付出,深受感動,這應該就是行菩薩道、也就是《法華經》的精神。佛教正向意義很大,發願自己也能跟隨慈濟人的腳步、服務人羣。

    來自單親家庭的受刑人林先生,感恩母親含辛茹苦養育長大,雖然犯錯入監,但是家人不管在行動上、心靈上都還是支持著他,沒有放棄他,讓他有力量面對以後的難關。讀書會上慈濟志工分享「行善行孝不能等」的道理,讓無法在母親節陪母親的林先生感到懺悔,懂得要及時行孝。林先生分享在母親節前有寄一張卡片回家,感謝母親陪伴那麼多年對他不離不棄,祝福母親身體健康、快快樂樂。

    林先生表示,在浴佛當下有一種明心見性的感覺,找到自己心中的那一尊佛,而那尊佛就是母親,因為母親從小對子女付出無私的愛。一句句佛號聲,代表著新的開始,也代表著下定決心去改變,希望自己遵循心中的佛之道路,因為監獄是一個大染缸,透過恭敬浴佛對他來說是很珍貴,也很正向正道的活動。

    慈濟基金會表示,浴佛典禮中,「禮佛足」是躬身禮敬佛像之足,表達內心的至誠禮敬;「接花香」,虔誠合掌時領受佛陀的德香、法香、心靈之香。盼透過簡單隆重儀式,喚醒受刑人心中的自性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