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總駝背。除了不斷地提醒他站直身子,拍拍他的後背,我還能做些什麼呢?”7歲的嘟嘟媽媽問。

其實,孩子“駝背”是很多媽媽的焦慮,這種“懶散”的姿勢可能是由生活習慣、快速成長、社會壓力、不平衡的核心力量,甚至還有孩子小小的叛逆造成的。

父母苦口婆心地提醒孩子要擡頭挺胸,但孩子總是堅持不了,一轉身又會恢復到含胸駝背的老樣子。

這其中,除了長期養成的習慣不容易改變之外,和孩子肩背部肌肉核心力量薄弱也有很大的關係。

因此,光口頭提醒孩子還不夠,父母更應該加強孩子肩背部核心肌肉羣的鍛鍊。

三個動作改善“駝背”

對孩子來說,單純地做一些練習肩背部肌肉羣的動作比較枯燥,他們容易失去興趣。所以可以結合一些遊戲,讓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鍛鍊肩背部肌肉。

什麼樣的遊戲可以鍛鍊肩背部核心肌肉?爲此,我們採訪了參與忍者俠認知運動館課程設計的趙博士,她介紹了三種簡易的方式:

一、通過各種爬行類的遊戲加強前後核心肌肉的鍛鍊

爬行有幾十種動作,而單純地讓孩子爬,他們可能很快就感到疲倦,但如果把鍛鍊各個部位肌肉羣的爬行以動物名稱命名,孩子的興趣度會大大提高,比如,“熊爬”、“海豹爬“和“螃蟹爬”。

同時,對於低齡兒童,還可以加入場景化的情節,在遊戲開始前,可以先講一個故事,比如小螃蟹在海邊散步,大海豹看見了想要追擊小螃蟹。這時讓孩子扮演小螃蟹,媽媽扮演大海豹,孩子用螃蟹爬的動作逃跑,而媽媽用海豹爬的動作(用雙手的力量支撐全身,雙腿併攏,拖行)追擊等等。

圖1—4 身體前部核心爬行訓練;圖五:螃蟹爬

“忍者俠”認知運動館 3-6 歲的孩子們在練習“熊爬”

二、坐着模仿“海鷗飛行”

坐在椅子上,一手拿着一本書。腰部向前彎曲,使孩子的頭剛好與膝蓋齊平,然後把兩本舉起來,就好像你在用胳膊飛一樣,想像海鷗怕打“翅膀”。

三、練習用肩胛骨夾住一個網球

坐在椅子上。把肩胛骨向後,努力夾住一個網球,看看能堅持多久。如果開始感覺難度有點大,可以先讓孩子背靠牆練習。

哈佛2分鐘實驗的神奇結果

挺胸擡頭是不僅僅是自信的表現,還會影響體內激素的分泌。

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艾米·卡蒂(Amy Cuddy)有一個非常著名的 TED 演講,至今仍位列 TED 最受歡迎的演講第二位,主題是《肢體語言塑造你自己(Your body language may shape who you are)》。

身體的狀態可以反映一個人的心態。伸展的肢體動作代表擴張和積極的心態,而蜷縮的肢體動作背後的心理狀態往往是將自己的肢體面積縮小,代表了一種示弱和消極的心態。

當一個人情緒高漲的時候,會張開雙臂,而心情低落的時候,會把自己蜷縮起來。同樣,一個自信的人,往往是擡頭挺胸的,而不自信的人則常常含胸駝背。

反過來,身體的狀態也會影響一個人的心態。艾米·卡蒂通過她的研究證明瞭這一點。

她招募了一些人來參加實驗,首先採集了他們的唾液,用來分析他們剛來實驗室時體內的睾丸酮和可的鬆的水平。其中,睾丸酮是一種“支配荷爾蒙”,會讓人覺得自己很有力量,而可的鬆是一種“壓力荷爾蒙”,會讓人產生不安和焦慮。

然後,她隨機將這些人分成兩組。一組人做一些伸展的、看起來充滿力量的動作,另一組人做一些蜷縮的、看起來非常無助的動作,都保持 2 分鐘

伸展的站姿和蜷縮的站姿

2 分鐘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做伸展動作的那組人,感覺自己更有力量,進行博弈遊戲時,更敢於冒險、更果斷。相比做動作之前,再次採集的唾液結果表明,他們體內睾丸酮的濃度上升了 20%,可的鬆的濃度下降了 25%。

相反,做蜷縮動作的那組人,睾丸酮的濃度下降了 10%,可的鬆的濃度上升了 15%,他們感覺自己不怎麼有力量,在博弈遊戲中也表現得比較膽小。

伸展的坐姿和蜷縮的坐姿

短短 2 分鐘,一個簡單的身體動作就足以對心理和生理產生影響。可想而知,長期養成的彎腰駝背會在潛移默化中對一個人的心態造成多大的影響。

“駝背”問題真的不容小覷,不僅影響身體正常發育,而且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所以父母要儘早幫助孩子改掉這個壞習慣。

作者:王瓊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