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手機試玩項目這個絕大部分人都聽說過,但是實際操作的沒有幾個,也有一些人嘗試過之後就放棄了,感覺賺不了什麼大錢,包括我之前也是如此的看法,覺得塊兒八毛的能成何氣候,小學生的玩意兒而已。

兩年前曾和一個朋友一起做過共享印表機項目,當時是兩個人合夥買了10部機器,投放到商超和餐廳,只需要顧客掃下顯示屏關注下公眾號就可以列印出一張彩色照片,當時是4千一部的價格從上家買進,然後沒出一張照片,上家補貼4毛,做了半年之後凈利潤除掉本錢一人也分了幾萬,不過該行業已經到了非常飽和的狀態,當機立斷2千一部全部甩手出去撤了出來。

2018年中旬的時候共享項目浪潮異常洶湧,當時看上了共享紙巾機項目,於是再次聯繫上這個老夥計,他正準備做蘋果機試玩,答覆穩定了再看(下篇文章講述共享紙巾的故事),於是就不了了之了。我也沒當回事,直至這快過年了聽說他換賓士了,我才意識到他應該賺了不少錢,於是慫恿他請喫飯順帶聊了聊。

飯桌上他告訴我這個東西很簡單,就是無腦操作,只需要不停手機點點就行,他讓我去網上隨便搜一個蘋果試玩平臺先試試。我立即掏出手機下載了一個APP就開始操作,任務就是通過該APP上去下載蘋果應用商店的其他APP,比如QQ音樂,美圖秀秀等這些常見的APP,下載之後停留3分鐘即可,傭金一般都是八毛至兩塊之間,秒到,當天就可以提現,我趁著喫飯的空隙做了幾單,我直呼受不了。這太繁瑣了,我按3分鐘一個去算,一個小時不停不歇20個,也就20塊錢左右,一天不喫不喝也就一二百塊錢,再說哪能一分鐘不停的什麼都不幹去操作這個,況且我耐性極差,要是我非得瘋了不可。

我仔細一想不對啊,這麼幹誰受得了,再說一輛賓士車靠這樣去點,不得到猴年馬月去了,我立即追問,他笑而不語。我趕緊端起酒杯嚷嚷著喝酒。酒過三巡之後,這小子才告訴我事實的真相,他告訴我如果靠我那樣去點,點十年也賺不到錢,讓我明天下午去他的工作室看看就知道。次日下午我到了他的工作室,在一個居民樓小區,進去了一看就明白了怎麼回事。

工作室連他在內總共8個人,每個手機都有單獨的網線,每十部手機連接一臺電腦控制,由一個人負責,除去他之外總共是70部手機,平時工作室裏放著小音樂,他沒事喝著茶叼著煙在那盯著,然後每天員工下班之後他再講每部手機裏的傭金統一提現。這小子是真會享受!在他的辦公室我們聊了一下午,他告訴我剛開始他只用了四五部手機試試,發現有搞頭,然後逐漸追加機器,直到現在的70部。

他給我算筆賬,首先是每部手機每天可以完成40-80的利潤,平均下來是60,一個人負責10部,也就是單人單天產出600,7名員工是4200,每個月減去休息時間還有二十五六天,那麼每個月利潤就是4200*25=105000。然後他再跟我算成本,當初手機都是2手的,每部1千塊左右,手機是7萬,房租每個月3千,再加上網線電腦什麼亂起八糟總共算10萬吧,我一下子驚呆了,我問他一個月就回本了,他說是的,然後再跟我算毛利潤,由於他這種工作只有下午上班,而且只要不是傻子就可以操作,人也好招聘,開2500月薪就可以招到人,人員工資再加上獎金和福利待遇這塊每個月就按3萬算吧,也就是說他每個月7萬左右純利潤。而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盯著員工幹,然後等員工結束了他再集體把賬戶裏的傭金提到自己手上。

他說當時你找我做共享紙巾機我正研究這個,還跟我說了你不做,現在想想我真的無語了。而且他告訴我通過他的設備他也批量養了微信號,現在號子的市場價你也清楚,像這種養出來的一個月號子最少120,你再算算有多少錢。另外他平時還收徒弟,我問道這種還有什麼人找你學?他告訴我,咱們是朋友我告訴你這些,如果是陌生人呢,你知道怎麼把這些設備連接到電腦批量操作?你知道哪些平臺靠譜哪些不靠譜?你知道怎麼批量提傭金?我想想也是啊,正所謂道亦有道,他說現在徒弟幾千一位,一個月能收兩三個徒弟又是兩三萬,我由衷的佩服起來,他真是鑽一行愛一行,硬是把這個發揮的無所不至。

我反問到你不怕你員工單幹嗎?他說單幹單幹唄,反正這個也沒有競爭,都是平臺發放推廣費,誰幹都跟我沒影響,況且連我們這種人投資這個都會想了又想,那些什麼都不懂的小白捨得一下子投資幾萬塊,我想想也是。過了幾天一個外地做金融的客戶聊天,說2019年不準備做金融了,現在風口太嚴,問有沒有什麼項目可以做,我就順帶介紹這個項目,就當回報他的指導,然後外地的客戶次日就開車帶隊過來考察,談的很順利,朋友說給我提點喝茶錢,我說不用了都是朋友,你把收徒費減了就行。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看來只有把一個行業研究透並發揮至極致才能發家致富,通過今天的分享,大家有什麼感悟可以一起探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