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虹抓用戶痛點建生態圈 重生可期

發布日期:2014-08-20來源:百度百家瀏覽次數:4

隨著家庭互聯網概念的落地,智能電視改變了電視行業,特別是小米和樂視等互聯網企業突襲智能家居領域,把老牌家電企業長虹逼入絕境。從四川長虹週一晚間公佈的數據來看,2014年上半年只有凈利潤0.61億元,同比減少83.47%;如此下滑的速度太可怕了。儘管長虹以國內家電市場需求下滑,產品升級和結構調整的效益顯現滯後和國家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政策退出等原因,來總結自己身處困境,仍有很多批評者很不滿意!

於是有人便提出長虹在互聯網企業的衝擊之下,苟活無望了。因不具備互聯網思維,智能品牌定位不明,組織結構過於老化,難以轉身。最終將被市場所淘汰。儘管頗有幾分道理,但未免下結論過早了。

筆者覺得長虹目前的窘境,不只是長虹一家,而是所有家電行業的窘境。面對眼前的困境,長虹一直在尋找圖存的途徑和戰略,並打造了軟體研發「賦能」平臺和智能交易「賦能」平臺的建設推進組織,探索強化產品經理負責制推行;針對非核心、不符合戰略需要、缺少市場競爭力的產業,明確提出加快退出論證和籌劃等。由此可見長虹並非不可救藥。在激勵方案相,也有亮點,改組為控股公司之後長虹將實現董事會和經營層的高度分離,備受關注的中長期激勵方案或有望試水「員工持股」。如此破舊圖存勵志發展,長虹重生有戲。

長虹要想真正重生,必須在智能產品和未來戰略上下功夫,如果這兩個功夫下對了。長虹要立於不敗之地:抓住用戶痛點。長虹CHiQ電視就有這樣的想法在裡面。帶走看、隨時看、分類看、多屏看,帶給用戶全新的操作體驗。並隨著用戶需求的不斷增加,現有的產品不斷升級與改進,我們從迭代更新後的CHiQ-TV APP 2.0可見長虹人的創新之處。CHiQ-TV APP 2.0讓用戶 「徹底扔掉遙控器」,而長虹這樣做的原因就是要解決用戶痛點。因為很多消費者都反映覺得看電視很麻煩,要先找電視遙控器,再找機頂盒遙控器,再換臺,特別不方便,而且機頂盒的頻道很多,搜索一輪下來要10分鐘,精彩的鏡頭早就過去了。CHiQ-TV APP 2.0的智能化抓取了用戶的痛點。只要有了抓得住用戶的產品,加上傳統渠道的優勢,「以人為中心」重新定義家庭終端的功能與關係的長虹遠沒有到滅亡的時候。

在戰略佈局上,長虹也用心良苦:基於家庭互聯網的智能新品頻頻亮相,先後發布CHiQ冰箱和空調。實現未來這些智能終端之間的「互聯、互通、互控」,以智慧家庭為立足點,建立屬於自己的生態圈。甚至長虹CHiQ空調的「智能化」還開了行業之先河。因為相比之下,將空調納入家庭互聯網的難度最高,把智能電視、智能冰箱和智能空調等多個智能終端連接、協同後,將有數不清的「想像發生」。這也預示著長虹智能生態圈的雛形已經初步構建起來,長虹家庭互聯網戰略得以進一步落地。以網路化、協同化、智能化為三坐標的家庭互聯網,是長虹打造智能生態圈的核心平臺。有了這樣的核心平臺,長虹擁有了跟互聯網公司一拼天下的資本。

構建「硬體+軟體+網路服務」的互聯網基因,探索新的商業模式,為消費者提供越來越智慧的終端及服務,長虹的春天將越來越美好!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