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物以類聚,人以羣分”,人們在生活的相處中往往有這樣的感受。相比而言,和相同的生長環境、相似的生活經歷、不相上下的經濟生活水平的人,更可以融洽的相處,頻頻的走動。

  “寧願鄰居養條牛,不願鄰居出諸侯”就很好的講解了這,門當戶對的鄰居間的相處想象。雖略顯酸味,卻不無道理。意思是,不希望鄰居過得比自己好太多,如果自己家境一般的話,也希望能和家境一般的人做鄰居,不願和飛黃騰達的做鄰居。可見涉及到了人性的層面。

  這鄰居出了諸侯,身份地位上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你剛開始的相處可能還有話聊,接觸的時間長了,會發現他們所關注的話題就不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這種瑣碎事物,話題說不上了,距離也會變得越來越大,說話做事格格不入。日子久了,關係自然會生疏。

  可能,有時候會有這樣的心理落差,就是不太像和比自己富有的人交往,就是打從心裏的自卑感,這樣的人屬於自尊心強的人。所以寧願選擇同一層面的鄰居相處,也不願意和優秀的人打交道,會擔心輕視呀看不起什麼的。

  退一步講,如果有養頭牛的鄰居,大家生活水平各方面不行上下,在交流方面也不會有代購,所以寧願可以互相照應幫襯,也不願意讓出了諸侯的鄰居你以爲的幫襯自己。幫忙和借錢其實一個道理,有來有往,天長地久,這樣相處的也會開心。

  再說,平常的人家也不會有什麼大事需要諸侯人家來幫助,所以選擇養牛的會更實在。有時候,家裏有農活呀什麼的,鄰居也會過來搭把手。這諸侯家的鄰居,怎麼好意思請人家來。

  簡而言之,其實就是不對等的關係相處註定不長久。文章分享到這裏就結束了,大家有想說的歡迎交流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