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是端妃,端妃是將門之女,睿智深沉,胸藏丘壑。能在皇后與華妃的兩股勢力間活得安然無恙,必非等閒之輩。後來甄嬛入宮,自從端妃見到甄嬛的第一眼起,就預見到甄嬛一定有實力與華妃、皇后相抗衡。

  甄嬛長得酷似純元,而端妃深知皇帝的“軟肋”在哪裏。而甄嬛就是長在皇帝“軟肋上的女人”。別的不談,就只這一點,甄嬛就已經具備了競爭優勢。

  一次宮中夜宴,甄嬛出來散步,在桐花臺邂逅果郡王,兩人相談甚歡,不知不覺聊了很久。而當晚甄嬛的離開,卻引起了皇帝的懷疑,因爲當時,溫宜公主的食物中被人加入“木薯粉”,導致公主上吐下瀉哭鬧不休。皇帝問甄嬛當時的去向,可有不在場的證據?

  正當甄嬛無言以對,惶恐不安時,端妃挺身而出,說當晚甄嬛與自己在一起。而事過之後,聰明的端妃卻絕口不再提及此事,也不追問甄嬛當夜的去向,貌似只施以恩澤,別無圖謀,從而贏得了甄嬛的信任。

  甄嬛與端妃一面之交便引爲知己。後來端妃也有意主動向甄嬛靠攏,既爲了幫甄嬛,也爲了幫自己除去心腹大患和素日勁敵——華妃。

  端妃在權衡皇后與華妃的兩股勢力後,夜訪甄嬛,對其點明利害並直接結成同盟。華妃得知甄嬛有孕後,又驚又怒悲憤交加,進而怨恨端妃當年致使自己不能再孕。華妃跑到端妃的宮中,把端妃的宮女一腳踢飛,又對着病弱的端妃辱罵羞辱不止。

  華妃的行爲更加劇了端妃對她的仇恨與報復心,雖然自身不具備反擊力,卻可以借力打力,借甄嬛之力打壓華妃。此時的甄嬛已經懷孕,更增加了得寵的籌碼。所以,華妃的舉動無異於在堅定端妃與甄嬛一致敵對她的決心。

  而且,端妃只做甄嬛的幕後推手,卻絕不會衝鋒陷陣,她不會給任何人當炮灰。端妃一直採取隔岸觀火、置身事外的態度,在公衆場合,後宮聚會時,端妃總是稱病缺席。即便出席也只是喫完了就走,從不與任何人親密接觸,包括甄嬛。

  正因爲端妃的謹言慎行、獨來獨往,所以,華妃和皇后從來不懷疑她會結黨營私、背後搗鬼,她也就可盡享安泰清閒了。也正因爲端妃過分低調,總是隱匿自己的存在感,在後宮之中,幾乎過成了“活死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