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on-984236_960_720.jpg

臺灣是一個超高齡化的社會,有不少家庭都有要照顧生病家人的需求,但是如果在開始照顧生病的家人前,KOMI告訴你,如果你不能好好的瞭解這幾件事的話,可是很容易造成傷害的喔!

1.理解被照顧者的感覺
被照顧者身體不舒服,所以在開始被照顧前就會有一些情緒與反應。
「怕痛」是被照顧者最直接的心理狀態。如果被照顧者曾經在被照顧時弄痛,被照顧者的心理很自然的對於即將被照顧有「我會不會又被弄痛」的心理,所以很容易有抗拒的心情。
「害怕」是被照顧者的第二個心態。害怕自己做不到、無法行走、站立等等,在被照顧者有過去不愉快的經驗後,相當容易出現這樣的恐懼。
「無能為力」也是被照顧者常見的心理狀態。有時候,被照顧者因為身體不舒服,常常有無能為力的感覺,覺得自己做不到,甚至自暴自棄,這時候就需要照顧者多加體諒。

 

2.生病的人能做就讓他做
許多照顧者(尤其是家庭照顧者)常常會因為被照顧者生病了,所以就什麼事情都幫忙他做到好,但是KOMI告訴你,這其實是在弱化被照顧者喔!有時候被照顧者還可以做一些事情,但因為被照顧者一定要幫他做的好好的,導致生病的人逐漸弱化,最後病情反而加重。所以記住:能動就讓他動,真的做不到纔要出手幫助他

 

3.時時刻刻與被照顧者溝通,照顧時出聲提醒
在照顧被照顧者時,你應該要清楚的告訴被照顧者現在要進行什麼動作、為什麼要這樣做,並告訴他你希望他怎麼配合,先溝通後,被照顧者才會比較理解與配合你的動作。
而照顧生病的家人時,在做每個動作前都應該要先出聲提醒他,而且要簡單的讓家人瞭解,纔不會在做動作時因為家人不瞭解你的指示,而造成傷害。

 

4.善用照顧工具,以溫柔的動作照顧家人
在照顧家人時,要妥善的使用各種照顧工具,如電動牀、翻身墊等等,並以正確的姿勢來照顧家人,不然的話相當容易讓雙方都受到傷害。而在進行任何照顧動作的時候,都應該用溫柔的動作對待家人,如不可直接從上方握住手腳,這會使生病的人相當疼痛,正確的方式是以手掌有下而上托起生病的人的手或腳,纔不會讓對方受到傷害。

 

5.照顧自己的身心,勇於開口尋求協助
照顧者在照顧別人時,常常沒有察覺自己的身體及心理狀況,有許多人因此而得了照顧者憂鬱症。所以時時刻刻照顧好自己的身心,纔有辦法持續照顧家人,必要時要開口向他人尋求協助與幫忙,讓自己喘口氣,纔不會讓自己也陷下去喔!

 

6.讓被照顧者安心,和顏悅色

照顧者在照顧家人時,有時候嘴巴上雖然不會抱怨,但心理上卻會因為長期的照顧壓力,在照顧時偶爾會有露出較不耐煩的臉色,長期下來,被照顧者嘴巴雖然不說,但也明白自己正在為家人帶來負擔,相對的心理也不會健康,身體狀況也容易每下愈況喔!!!

 

所以在照顧家人前,要先搞懂上面的五件事情,不然的話,可是會相當容易讓自己與家人受傷的喔!

 

 

孝順小兔官方網站.jpg

孝順小兔補助通.jpg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