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下面這段話說得是真的嗎:比如有胃炎、咽炎、肺炎、腎炎、肝炎、腸炎、關節炎、婦科炎等等,隨便一種,當你把消炎藥喫下去,到達胃部,胃開始分泌消化液把這個藥片分解,然後再經過小腸吸收,經肝臟再進入血液,心臟把血液供應到全身,最後終於到達你指定的有炎症的部位了。你就為了一個小小的炎症,結果把你的大腦、心臟、肝臟、腎臟、肺臟、脾臟等等全部大面積傷害了一遍。


謝邀。說的不準確。首先藥品有很多劑型,題目中涉及到的應該是普通的片劑。到達胃裡有一個溶出過程,涉及藥劑專業我不是很懂。然後溶出的藥物分子經腸道吸收(有些藥物胃也會吸收一部分其實),通過門靜脈進入肝臟,在肝葯酶的作用下不同的藥物分子產生不同的化學變化,這是代謝,代謝的過程跟人種,藥物分子特性等等都有關係,然後經代謝的藥物隨血液分佈到不同的器官,分佈快慢多少跟藥物化學性質有很大關係,跟組織特性也有關,比如大腦,因為有血腦屏障,大部分藥物都難以透過,再比如,有炎症的部位因為炎症因子的作用毛細管通透性提高,會有較多的藥物到達該組織。所以如果像這樣進入到血液中之後的藥物是有可能對身體任何器官產生作用的,所以就有了副作用。藥物的作用大部分,或者說現在最主流的作用機制就是受體。能不能跟受體結合引發下流通路的信號傳導,得到什麼結果,想說清楚這些事情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事情。先簡單說一下結果,新葯研發人員在涉及藥物分子時,都會考慮一對一的問題,最理想的當然是定向定量的到達靶器官靶細胞,但是這是很難的,所以難免會殃及無辜對正常器官產生影響。所以喫藥需謹慎,是葯三分毒一點沒錯。我學了葯之後能不喫就不喫,喫多肝腎負擔都會加大,忘了,肝前面說了,腎涉及排泄,大部分藥物是經腎通過尿液排泄的。先佔個坑,有空電腦上好好回答。

某個部位存在炎症,需要抗炎治療,但是抗炎葯非常非常之多,為什麼只有幾類藥物纔是此病的特效藥物呢?藥物被吸收後變成小分子進入血液循環,藥物分子一般都是作用於受體而來發揮其藥效作用的。但是不同的部位存在著不同的受體,也就是受體也存在著分佈差異性,某部位的藥物也是依據此部位的受體、靶器官之類的設計出來的。這些受體或者靶器官在其它部位數量就相對少或者不存在。因此,我們所喫的葯其主要作用在病變器官或組織,其餘部位輕微受損(機體有代償或者自我保護功能)或者正常!

但也存在某種受體或者靶器官在其餘部位存在很多,也會出現相應作用,甚至超出機體的代償保護作用,正因為如此就存在著醫學中的"副反應"


吸收 分佈 代謝 排泄撇開劑量說藥物的毒性或者副作用都是耍流氓你每天進嘴的東西都是化合物的集合,化合物攝入過量都是有毒理學意義的。

你喝水喝多了還可以水中毒呢是吧


肝炎多為病毒,腎炎多為自身免疫性炎症,肺炎多為細菌性炎症,不知題主說的抗炎葯說的是哪種

也有可能僅發生物理作用。例如科學試題及答案中涉及的一種奇特的藥物。


除最後一句話,前面完全屬實。最後一句修改為大面積接觸了一遍,挑地方損傷就可以了。接觸不一定損傷。藥物選擇性高,就單單作用於靶位。如果選擇性低或藥物分子本身穩定性低就會作用到其它地方,產生「副作用」也可以稱為「不良反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