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協和醫院呼吸內科 柳濤

5月7日是第21個世界哮喘日

今年的主題:全程管理控制哮喘

下面就和您說說哮喘疾病的幾個常見問題,希望能夠正確認識哮喘、走出誤區,科學管理哮喘。

1.什麼是哮喘?

哮喘是一組異質性疾病,即是由不同病因、不同發病機制導致的具有共同臨牀表現的綜合徵表現為反覆發作的喘息、氣促、咳嗽以及胸悶等癥狀,多在夜間和(或)凌晨發生。

據統計,全球約有1.5億哮喘患者。2010-2011年調查研究顯示,我國哮喘總體患病率為1.24%,各地哮喘患病率顯著增加。男:女發病比率為2:1。男孩在大多數童年時期更容易患哮喘。學齡前兒童(3-6歲)的患病率高於其他年齡組。但兒童哮喘的預後較成人好,約30%-60%的患兒可以治癒。

2.為什麼會得哮喘?

哮喘的發生受遺傳和環境兩方面因素影響。

遺傳因素:很多患者具有遺傳因素,比如絕大多數患者親屬有哮喘、過敏性鼻炎或其他過敏性疾病病史。若父母是哮喘患者,則子女發病幾率會顯著增加,但不是一定會發生,如果注意防護避免危險因素或在出現癥狀早期治療則能夠減輕疾病的嚴重度。此外,大多數哮喘患者屬於過敏體質,可能伴有過敏性鼻炎或特應性皮炎等。

其實,哮喘和過敏性鼻炎本質上是一種疾病,因累及上、下呼吸道部位不同而表現不同,可單獨或同時存在。大多數過敏性哮喘患者和至少50%的非過敏性哮喘患者有變態反應性鼻炎,而且任何形式的慢性鼻炎或鼻竇炎相關的鼻後滴漏也可加重哮喘癥狀。

環境因素:外界環境除了接觸過敏原還有其他很多因素,如呼吸道感染、情緒波動、運動等均會誘發疾病發作。

具體包括:呼吸道刺激物,如煙草煙霧、火爐或壁爐的木柴煙霧、濃烈的香水和氣味、含氯的清潔產品及空氣污染物;共存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變應性支氣管肺麴黴病、胃食管反流、肥胖、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鼻炎/鼻竇炎、聲帶功能障礙及抑鬱症等;上下呼吸道感染,如流感、肺炎;飲食中的亞硫酸鹽等。

3.每個哮喘患者都要查過敏原嗎?

大部分哮喘患者有過敏因素,有條件的話建議去做過敏原檢測,如果明確有過敏源,應當避免接觸。

4.為什麼我沒有過敏也會哮喘發作?

哮喘是一組異質性疾病,多數患者具有過敏色彩,但並非每個人均有過敏,誘發因素如上述多種多樣,還有一些誘發因素基本不能避免,如上呼吸道疾病、強體力活動、激素水平波動及極端情緒等則也會誘發哮喘發作。也就是說哮喘 ≠ 過敏!

因此,識別並避免哮喘的誘發因素是成功管理哮喘的關鍵環節之一,若能成功避免或補救則可減少患者對藥物的需求。

5.哮喘患者需要影像學檢查嗎?

常規情況下,沒有共患疾病時,哮喘患者的胸片幾乎都是正常的。但是以下情況下會常規進行影像學檢查:

新發中至重度哮喘患者需常規行胸片檢查,以排除可能存在的類似於哮喘的其他診斷;

患者出現哮喘之外的其他癥狀,如咳痰、咯血等癥狀以及重度或「難以控制」的哮喘患者;

當根據病史、體格檢查和/或其他實驗室數據懷疑存在共患疾病時(如,過敏性支氣管肺麴黴病、嗜酸性粒細胞性肺炎或黏液嵌塞引起的肺不張),通常推薦行胸片檢查,必要時胸部CT檢查。

6. 如何判斷得了哮喘?

「喘」就可以診斷哮喘嗎?哮喘可以表現為氣喘,但是也有部分患者表現為咳嗽,胸悶等,而氣喘也可以因為心臟等其他疾病引起,所以喘並不等於哮喘,患者需要到醫院進行肺功能等檢查進行明確診斷。

7.哮喘患者如何用藥?

哮喘藥物不能盲目/隨意用,要盡量在每次哮喘發作的早期採用療效迅速的藥物加以控制,及時使用解除支氣管痙攣的藥物。治療哮喘的藥物分為控制和緩解藥物。

控制藥物是每天必須應用的,不僅減輕癥狀,還會降低氣道炎症反應,減少再發作次數。

緩解藥物是臨時應用緩解癥狀的,是按需應用的。

控制藥物是根本,緩解藥物應用次數增加,說明疾病控制欠佳,需要調整控制性藥物。

8.如何避免哮喘?

1.遠離過敏源 。

2.加強鍛煉,避免感冒的發生。

3.從生活細節做起,心理調整,如避免穿毛絨衣物,注意戴口罩防護,以及避免因情緒及心理因素誘發哮喘的發生。

4.早期診斷,規範治療。

總之,每年的5月,桃紅柳綠,花草芬芳,然而對哮喘患者來講,受環境誘發因素的增加,發病危險信號加重,因此我們需提高防護意識,主動幹預,科學控制好哮喘。


作者簡介

柳濤

北京協和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中華醫學會戒煙學組成員,北京慢阻肺學組成員,分別在德國和美國克利夫蘭醫院呼吸內科作參觀訪問學者。

擅長:氣道疾病和呼吸系統感染性診斷和治療。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