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0月25日,這是新中國歷史上的一天。召開了聯合國大會,通過投票恢復了中國的合法席位。早在1944年,美國,英國,蘇聯和中國就戰後世界秩序達成了協議,並準備建立聯合國。在1945年的“聯合國憲章”中,規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五個勝利者,聯合國擁有否決權。這一次,在國民政府崩潰後,中國再次返回聯合國。

  美國一直將中國視爲敵人,非常仇視,可這次爲什麼沒有使用一票否決權呢?其實就表面來說,我國在社會上的地位越來越高,背後有許多的小國家來支持,況且和美國的關係也在重要階段,美國並不想在這個關鍵時候有什麼差錯。但真正的情況並不是這樣,對於美國來說,根本就沒有一票否決權,要是有的話他們恨不得使用十遍。

  聯合國會員國有兩種情況,一是成立新的會員國,還有一個就是恢復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如果成立新的會員國,就需要常任理事國進行投票,有一票反對那就不成立,日本就是典型的例子。日本曾多次想進入聯合國,每次我國都給否決了,給他們氣得直瞪眼,但又無可奈何。

  中國前政府是國民政府,但現在是換了征服,重新迴歸聯合國。此時,有必要召開聯合國大會,只要票數超過一半,每個國家都將投票。因此,我們向非洲兄弟求援,並通過他們的投票成功地將我國擡進聯合國,要知道當時的非洲可是有幾十個國家的,大概是因爲歷史問題,非洲朋友非常仇視美國人,因此在面對中國的求援時,非洲部分國家立馬答應了。即使美國氣瘋了,也沒用。此時的否決權是一張廢紙而已,沒有用處。

  在中國進入聯合國之後,美國看了大勢,無論如何也無法阻止它。尼克松訪華以及中美關係邁出了關鍵一步。並不是說美國承認中國的實力,而是想與中國結交朋友。事實上,他們對中國的否決權着迷,擔心中國將在國際社會中摧毀他們的事務。

  我們國家要走這一步並非易事。許多國家已經接受了中國的捐款,但他們仍然投票反對。非洲兄弟幫助了我們。正因爲如此,我國現在加強了對非洲的援助。這是一個大國的風格。中國的國際地位可以得到改善,與非洲兄弟的幫助是分不開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