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隨州的房價,可能是每個人心中的痛,以前2個錢包就能首付一套房,現在至少得掏空6個錢包。老百姓望樓興嘆,抱怨自己生活在這樣一個買房難的年代。

  其實,住房問題只是如潮流一樣的隨着時代變遷不斷重複。今天,我們先來看歷經21帝,有289年曆史,出現過“開元盛世”的唐朝,買房子究竟難不難?

  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正經歷着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房地產熱”,房價高企,住房短缺,城市同樣經歷着人口限流、限購調控等種種措施。

  夢迴大唐:長安城,限購+限售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京城的住宅=政治資源,擁有唐朝長安城的住宅,不僅是一件消費品,更是一項政治資源的象徵,長安城的房地產,無論是供應還是購買,都處在嚴格的管控之下。

  唐朝規定:普通人家每3口人給一畝宅基地,“賤民”之家每5口人一畝,如果多佔,“一畝笞十”(每超過一畝打10大板)。

  同時還規定,一處房產或地產要出售,買賣雙方談妥還不行,還要徵求所在地的鄰居以及賣方族人的意見。“先已親鄰買賣”,即鄰居和族人有優先受讓權,『限購令』極大地增加了房地產交易的難度,但也減少了一些鄰里矛盾和家族糾紛。

  所以這項制度不僅在唐朝施行,而且被其後的幾個朝代沿用,前後長達一千多年。一直到民國時期,報紙上還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啓事:“某房某地已談妥買賣,該業主的族人和鄰居們如有異議,請速與購房人聯繫。”

  夢迴大唐:長安居,大不易

  白居易,典型的京漂一族。公元803年,白居易32歲,在祕書省做校書郎,正九品,每月能領到1.6萬錢(≈現在8000元),無奈長安的房價太貴,只能在常樂裏租個亭子住。“俸錢萬六千,月給亦有餘。既無衣食牽,亦少人事拘。遂使少年心,日日常晏如。”看得出來,此時還是單身的白居易買房意識不強。

  公元807年,36歲的白居易做了左拾遺,兼翰林學士,月薪2.5萬錢依然買不起房,娶了東川節度使(相當於省委書記)楊汝士的妹妹後,生了個女兒,一家三口在新昌裏繼續租房住。後來他又調任京兆府戶曹參軍(類似財政局局長的職務),月薪四五萬錢,還能領到200石祿米。但離買房仍舊很遙遠,只能在長安城市中心附近租一所大房子,方便上班。

  公元821年,白居易50歲,歷經重慶、杭州、蘇州各地的職位升遷,終於在長安買下第一所房子,從他32歲參加工作開始到50歲買房,總共18年的艱苦奮鬥,加上之前京漂的幾年,所以白居易有詩云:“遊宦京都二十春,貧中無處可安貧。”

  倘若古代可以辦理公積金貸款,白居易一個高薪水的“公務員”何須租房二十載?

  除了白居易,唐宋八大家的老大—韓愈在朝中最高做到吏部侍郎(相當於中組部副部長)。晚年,他終於買了一套稱心如意的房子後感慨萬千,賦詩一首:“始我來京師,止攜一卷書。辛勤三十載,以有此屋廬……”

  吏部侍郎是唐朝“正四品上”級別。按照規定,這一級別的俸祿爲 74.1萬錢/年。爲了這套房,用盡了三十年的工資和稿費,基本上和按揭30年差不多。

  但是,與官運亨通的白居易和韓愈相比,官二代出身的杜甫就沒這麼幸運了!

  杜甫,祖籍湖北襄陽。公元746年,35歲的杜甫進入長安開始了北漂之路,但其官拜朝議大夫兗州司馬的父親—杜閒去世的早,於是杜甫失去了支柱和經濟來源,過得窮困潦倒。科考也是屢試屢敗,鬱郁不得志,連吃飯都是問題,更別談買房,租的房子還是長安五環外發黴的客舍。

  直到公元755年,44歲的杜甫才得了個右位率府胄曹參軍(武器庫管理員,正八品下)這麼個有職無權的工作,後爲避安史之亂,過上顛沛流離的生活。公元759年入蜀,48歲的杜甫求親告友,在彭州刺史高適等人的資助下,於成都浣花溪邊建了一間破舊不堪的茅草屋,連房帶院也不過一畝大小(也就是現在翻修擴建的“杜甫草堂”),憂國憂民感慨萬千寫下了曠古名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古往今來:想安居,都不易

  從白居易到韓愈再到杜甫,置業都異常艱難。可見,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居住就是個問題!而今1300多年過去了,房價雖然還是高不可攀,但是翻開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在盛唐、兩宋、晚明、康、乾房價都非常高,而五胡亂華時的房子卻一文不值,活命都難時哪有心思惦記房子?

  從另一方面來說,房地產的興旺是盛世的標配,高房價代表了經濟發達、信用度高,也代表私權保護流動性好。也許,在這盛世還有很多要抱怨的地方,但房價高肯定要排在後面。

  目前,隨州樓市並不限購,除了公租房、公積金等利好政策,還有商業貸、組合貸等多種選擇,可以一邊居住一邊還貸;而古代買房都是全款。所以不用羨慕古人,活好當下才重要。

  再說呢!像白居易、韓愈以及杜甫這種曠世奇才都這麼苦逼,你我還有什麼不服的呢?

  聲明: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大家都在看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