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被人說成直男癌是件很悲哀的事兒,可是回溯到古代,大多數男性基本都是直男,也一手造就了歷史上很多烈女的出現。漢時就有位著名的學者劉某人,專門寫下一部烈女傳,該書不僅倡導世人做貞潔烈婦,而且列舉了許多貞潔烈婦的傳記故事,變成了世人的標杆,從此以後,各朝各代給烈女修傳,便史書不絕,男權社會,女性地位較爲低下,所以,烈女傳變成了當時男人們心目當中投射的陰影,是女性社會角色的指引和總綱領。

  貞操觀念深入每一個男女的心,從漢朝一直到明清,收錄的烈女則越來越多,這一本書提倡女人的孝道,仁義,賢明,忠勇,才慧的讀物,分別類記錄的人和事越來越多,到了明朝,記錄就多達400人,而到了大清則不能比大明少,又記錄了700多人。

  烈女傳的出現,變成了女性頭上的緊箍咒,通篇強調着貞潔,節烈,所謂生是夫家的人,死是夫家的鬼,變成了很多婦人的最高道德指引,記錄中有爲夫殉葬的,有拿自己腦漿用來煎藥救治父親的,可謂收錄的越來越變態,甚至在元代的烈女傳裏,記述了爲了保全丈夫,甘願成爲軍糧。

  該書的記載長短不一,最長的有1300多字,短的僅區區幾十個字,能被記錄進入烈女傳的,往往都是男權社會所認定的女性道德楷模,其中確實有優秀的部分存在,例如孟母三遷。

  當然,壓抑女性的部分也給後世帶來了惡劣的影響,好在時代不同了,已經沒有人重視烈女傳,當然,直男癌卻沒有被消滅,曾有文學巨匠表示,所謂烈女傳,只是自私的男人打着道德的標杆,對女性行壓迫之實罷了,像這樣的書不讀也罷。

相關文章